浙江宁波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全文(二)
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全面放开竞争性行业和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消除民间资本进入的各种隐性壁垒。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培育新生代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兼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推进金融创新发展。以金融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推动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打造“一带一路”海洋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和特色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积极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新型金融业态,发展民营银行。开展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建设,完善普惠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创建国家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完善巨灾保险制度。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建金融风险防范体系,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三、推进协调发展,构建港口经济圈和宁波都市区联动融合新格局
坚持港口经济圈与宁波都市区互促共进,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军民融合发展,实现整个城市高水平均衡发展和整体资源要素的高效利用。
1.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港口经济圈。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港口的资本经营合作,建立国际港口联盟。加强与中东欧、东南亚等国家在装备制造、能源资源、海洋经济等领域的经贸产业合作,重点推进中意(宁波)生态园、中东欧(宁波)产业园及境外产业合作园建设。促进与长江中上游和中西部地区合作交流,积极协同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不断提高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水平。
建设以全球一流现代化枢纽港为重点的综合交通体系。支持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协同推进重点港区开发、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建设、海事航运服务和口岸监管,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加强与国家综合运输通道的衔接,形成沿海南北、沿江东西、甬昆西南三大通道。推进甬金铁路、甬舟铁路建设,谋划推进沪甬跨海铁路、沪甬城际、杭甬城际以及甬温沿海高铁项目,完善宁波铁路枢纽。加快建设甬台温高速复线、杭甬高速复线。完成栎社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拓展国际客货运和全货机新航线,建设全国重要干线机场。创建国家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拓展内陆无水港,加快建设宁波?华东地区集装箱海铁联运通道和“甬新欧”贸易物流线。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港航物流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全国示范物流园区创建工作,统筹港口物流园区功能布局,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新型物流模式,拓展国际中转配送、流通加工等功能,健全港航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加快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做大做强液体化工、塑料、铁矿石等交易品种,建设一批储运基地和交割仓,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大宗商品和能源贸易,建成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多商品定价中心和交易中心。以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宁波航运交易所、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船级社、甬易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为载体,集聚航运资源要素,丰富完善“海上丝绸之路”指数体系,提升航运金融、航运人才、船舶交易等服务水平。引进和扶持船舶补给、海事仲裁、海员培训等服务机构,打造国际海事服务基地。
推动海洋经济与湾区经济联动发展。加快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建设,加大海洋经济产业基金引导力度,打造海工装备及高端船舶等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海洋智能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应用材料等新兴产业。建设海洋牧场、现代水产种业、现代渔业园区和示范基地,提升发展远洋渔业和休闲渔业。加强宁波海洋研究与教育机构建设,构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创新基地。统筹推进杭州湾、三门湾、象山港保护与开发建设,推进美丽海岛建设,实现海港、海湾、海岛“三海联动”。加强湾区基础设施互联、海域环境共治、沿湾产业提升和湾区新城建设,打造陆海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港产城融合的战略基地和海洋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加快形成全省一流的湾区经济发展新格局。
2.推动宁波都市区发展。深化落实宁波都市区规划。推进宁波与舟山协调发展,扩大与台州、绍兴、嘉兴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建立健全都市区协调发展机制,推动创业创新互促共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协同共保。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共建,促进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共享,实现都市区产业合理分布和资源优化配置。巩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推动各类公共交通“零距离换乘”,构筑以宁波为中心的“一小时”都市区交通圈,促进都市区内部通勤一体化。加强能源、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探索电信、金融服务同城化。建设跨区域教育共同体、医疗联合体,推进公园卡、交通卡、医保卡等一体化。
加快推进市域统筹发展。按照全市“一张图、一盘棋”的要求,实施市域统筹规划,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多规融合”。依托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建设,加强紧凑型多功能组团和城镇的规划建设,完善市域城镇体系。积极推进东部新城、姚江新城、空港新区等重大区块建设,着力增强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功能。推进余姚、慈溪和宁波杭州湾新区联动发展,优化整合空间布局和资源要素,打造宁波都市区副中心。加大奉化、宁海、象山统筹力度,增强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和建设品位,提升生态经济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调整优化行政区划,改革完善市与县(市)区的建设管理机制,理顺市级功能区与行政区体制关系。实施四明山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升工程,加快四明山区域发展步伐。
3.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乡品质。牢固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切实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施中心城区品质提升工程,抓好“三江六岸”核心景观系统建设,加快中山路综合整治和重点区块开发,推进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大力实施美丽县城创建专项规划,推进卫星城和中心镇改革发展。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统筹优化农村布局规划,改进农民改善型住房建设方式,加强农村自然风貌、传统建筑和农俗文化保护,充分展现浙东民居特色。加大城乡绿道、郊野公园建设力度,提高绿色休闲水平。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名人故居保护利用,传承历史文脉。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建立依法治违长效机制,基本实现县县无违建,建成基本无违建市。
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提高户籍人口城市化率。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赋予抵押、担保、流转、转让等权能,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完善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促进城乡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相融合。推进城乡公路、供水、供电、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能力、带动能力,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4.同步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2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4号线、5号线一期,积极推进中心城区至各县(市)城际铁路建设,基本形成覆盖市域的城际铁路网。实施国省道提升工程,推进中心城区快速路工程和跨江桥梁工程建设,完善城市组团通道。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构建以轨道交通和中运量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为延伸的“四位一体”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完善三江口核心区慢行交通设施,构建与公共交通无缝衔接、安全便捷的慢行系统。实施地下空间与综合管廊建设,促进地上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推进特高压电网、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启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和建设,保障居民用电用气需求。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引调水力度,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强化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推进雨污分流及再生水利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甬江、姚江、奉化江治理和城市内涝防治,提高城市防洪防涝能力。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和城市发展全面深度融合,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继续走在前列。深入开展“三网融合”建设,加快构筑智能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推动互联网出口带宽提速提质,鼓励企业和园区开通国际出口直连业务,实现重点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积极打造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应用,实现政务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深入推进健康、交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智慧应用系统建设,打造普惠化的智慧民生服务体系。
加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推进执法体制改革,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加快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下移,坚持依法、规范、文明执法。创新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强源头化解、前端管控和事前防范,实现城市管理常态化、全覆盖。深入实施交通拥堵治理工程,完善城市交通管理。
5.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强先进文化引领。推进*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工作,用中国梦和*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实施“崇德甬城、爱心宁波”品牌工程,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和乡贤文化,开展“宁波好人”“最美宁波人”和道德模范宣传,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全域化更高水平文明之城。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大力传播网上正能量。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统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建成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平台。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均衡覆盖,提升乡风文明。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向社会开放,完善“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进一步办好市民文化艺术节,深入开展“书香宁波”全民阅读活动。
加强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文化精品工程为抓手,创作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精品力作。鼓励原创和艺术创新,推动影视剧、舞台剧、广播剧等精品生产,大力扶持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书法等优势文艺门类。加强城市历史文化挖掘保护,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支持档案史志事业发展,实施地域文化研究出版工程。开发网络文化产品,引导网络文化发展。创新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机制,扶持具有竞争优势的文艺团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名家、优秀复合型文化人才,激发文化人才创作活力。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推动文化用品制造业、文化创意设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现代传媒业、影视制作业、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和文化会展业等新兴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实施“文化+”行动计划,推进文化与制造、金融、科技、旅游、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加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着力提高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外滩创意时尚街区、环月湖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水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办好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搭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等平台,推动文化“走出去”。培育地方特色文化,扩大文化消费,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6.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发挥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开展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打造军民融合技术转移基地,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充分发挥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新材料、航空航天、高技术船舶等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加大重点军工企业的引进力度,积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国防科研生产,鼓励企业参与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研发。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国防意识。
四、推进绿色发展,展现美丽宁波新面貌
坚持绿色富市、绿色惠民,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和全过程,大力实施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行动,全面建设生态宜居、山海宜游之城。
1.大力推进低碳循环发展。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力争在2018年达到碳排放峰值。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市建设,加强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行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进行工艺技术装备的清洁更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产业,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优势。
2.加强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深入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落实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和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行动。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完善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有效盘活存量土地,统筹低丘缓坡、滩涂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建设用地减量增长。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3.持续推进环境治理。深入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加大“五水共治”力度,加强重点流域河道综合整治,深化农村“千里清水河道”工程,推动城镇截污纳管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积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扩大禁燃区范围,大力推进工业废气、车船尾气、餐饮油烟、秸秆焚烧和建筑扬尘“五气共治”,全面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开展土壤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综合防治,强化农田土壤重点污染区的治理和修复,确保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完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推进农村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
4.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功能区布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积极申报国家公园试点,构建以四明山绿色生态涵养区、沿海蓝色生态带、三江流域休闲生态走廊为骨架的生态安全格局。持续推进“四边三化”,加快城市组团和功能区间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建设城区通风廊道。深化“森林宁波”“彩化城市”行动,加大公园绿地和平原绿化建设,加强湿地生态修复,推动生态公益林扩面提质,构建覆盖城乡、显山露水的生态网络。
5.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保障。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完善反映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区域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健全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加强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优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鼓励各类投资进入环保市场。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推广绿色信贷。完善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逐步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增加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健全生态环境共同参与保护和监督机制。强化政府环境信息发布制度,规范排污单位信息公开和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全方位构建生态环境社会监督体系。积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强化全社会的生态伦理、生态道德和生态价值意识。
五、推进开放发展,培育国际化竞争合作新优势
坚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改革完善开放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开放大市向开放强市转变。
1.打造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加快提升口岸开发开放水平,争取设立自由贸易港区,打造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海上开放门户。统筹特殊监管区发展,推动宁波保税区、梅山保税港区及各类保税物流园区整合优化提升。推进宁波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加快象保合作区开发建设,争取设立宁波综合保税区。提高重点开发区国际合作水平,探索企业化园区开发模式,建设特色产业专业园。以东部新城、南部商务区和老城区外贸特色楼宇为重点,加强服务配套,着力打造宁波国际贸易总部基地和平台。
2.整体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提高自主品牌和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紧缺资源性产品进口,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国际商品交易集散中心。积极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推动文化、旅游等服务贸易发展,拓展服务外包新业务、新业态,争创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进一步集聚全球高端资源。抓住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新外资利用方式,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形式参与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外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深化与中央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大力引进一批跨国公司和品牌企业。创新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强化重大项目招商市级统筹。
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开拓全球市场,支持龙头企业加大跨国兼并力度,培育壮大本土跨国企业。支持企业在境外开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全球营销与服务网络。建设境外产业集聚区,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推动产品、资本、技术、标准、品牌走出去。完善境外投资管理,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
3.创新优化开放合作的制度环境。开展投资贸易便利化行动,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扩大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对外开放。发挥开放口岸功能,建设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梅山口岸贸易便利化示范区。推进和完善长江流域通关和检验检疫一体化改革,实现口岸执法部门信息系统互联共享,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深化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改革试点,打造网上丝绸之路。大力发展以大宗商品为特色的跨境电子商务,探索建立海关监管、检验检疫、进出口退税、跨境支付、国际物流等支撑系统,加快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和海外仓建设,争取跨境电商支付牌照和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试点。
4.扩大国际合作交流。深化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城市关系,加大友好城市结对工作力度。提升中国宁波-中东欧市长论坛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永久落户宁波。拓展国际文化交流渠道,推动城市文化艺术国际合作。建设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国际著名研究型大学共建高水平学科,推进优质职业院校境外办学,打造海丝之路人才交流培养基地。加强人口与健康领域国际合作,促进国际健康商业保险业务交流。开展国际体育交流,积极申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体育赛事。发挥海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的独特作用。
5.全面推进区域合作与发展。加强国内经济协作的制度创新,主动加强与上海战略对接,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深化医疗、教育、旅游、环保等领域合作,探索共建科研院所、研发产业园和成果转化基地。深入开展“宁波周”“宁波行”系列活动,推进浙商甬商回归。加强与资源富集省份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加强与我省周边城市的合作交流,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办好甬港经济合作论坛,加大“东引台资”力度,建设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拓展与港澳台合作空间。
六、推进共享发展,共创幸福美好新生活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导向,努力提供广覆盖、多层次、有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1.办好更加优质的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持续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以农村为重点全面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行“名校集团化”“城乡学校共同体”等办学机制,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着力提高高等教育发展质量,推动高水平大学和特色学院建设,支持高校加强应用型建设,提升高校引领创新、服务发展的能力。深化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建设,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开放示范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
2.推进健康宁波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不断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加快市县两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深化医联体建设,发展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社会办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特色化医疗机构和健康服务业。加强传染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控,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推进传统中医传承创新。
加强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深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理顺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医保支付制度,发挥医保在疾病风险分担、管控医疗费用、监督医疗服务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推进奥体中心等重大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均衡协调配置,规划建设健身步道,建立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十五分钟健身圈”。鼓励支持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与旅游、传媒、金融等业态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层次。
3.着力提升就业质量。支持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大力扶持发展各类创业基地、创业园区,广泛开展“青年创业扶持计划”,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