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来源:新高考网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最近读了我国着名教育家格林先生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书中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力,同时也给读者展示了许多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细细品味,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和启发。
书中的很多教育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要花功夫的。如果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理解和融会贯通,也就是不能悟出里面的内涵,那也是做不好的。“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呢?我谈点体会:
一、保护孩子的主动性
书中第一章《教育之困》中讲到的“摁着牛头吃草”的故事中讲的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呢,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拴住这头牛的不是木桩,而是由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于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
当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这样强硬和机械训练的结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能却极低。过去几十年,教育者长期执着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我们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更为重要,更应引以为戒,不能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孩子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动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抵抗的心理,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孩子。
二、激发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对人的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兴趣是爱学、会学的重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
书中讲到激发孩子的兴趣,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发掘学习的快感。”
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向老人扔石头的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说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可以从中洞见孩子内心变化的基本线索,这也是吸引孩子从内心里出发爱上学习的基本线索--感觉引导。当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为了别人,无论是满足家长还是老师的要求时,学习的动力就会降低;当孩子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孩子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而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www.xindetihuiya.com)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了还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不断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三、给孩子说的机会
格林在书中说道:“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但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老师说多少、孩子记多少的学习是机械的,孩子充分思考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
好问、好说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让孩子学会“问”而不是学会“答”。课堂上我么美好更应该引发孩子“问”、“说”的兴趣,交给孩子“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只关注结论,忽视学习的体验过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时需要等待,需要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心态和方法去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
最近读了我国着名教育家格林先生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书中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力,同时也给读者展示了许多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细细品味,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和启发。
书中的很多教育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要花功夫的。如果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理解和融会贯通,也就是不能悟出里面的内涵,那也是做不好的。“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呢?我谈点体会:
一、保护孩子的主动性
书中第一章《教育之困》中讲到的“摁着牛头吃草”的故事中讲的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呢,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拴住这头牛的不是木桩,而是由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于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
当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这样强硬和机械训练的结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能却极低。过去几十年,教育者长期执着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我们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更为重要,更应引以为戒,不能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孩子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动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抵抗的心理,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孩子。
二、激发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对人的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兴趣是爱学、会学的重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
书中讲到激发孩子的兴趣,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发掘学习的快感。”
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向老人扔石头的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说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可以从中洞见孩子内心变化的基本线索,这也是吸引孩子从内心里出发爱上学习的基本线索--感觉引导。当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为了别人,无论是满足家长还是老师的要求时,学习的动力就会降低;当孩子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孩子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而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www.xindetihuiya.com)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了还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不断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三、给孩子说的机会
格林在书中说道:“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但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老师说多少、孩子记多少的学习是机械的,孩子充分思考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
好问、好说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让孩子学会“问”而不是学会“答”。课堂上我么美好更应该引发孩子“问”、“说”的兴趣,交给孩子“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只关注结论,忽视学习的体验过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时需要等待,需要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心态和方法去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