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读后感
|来源:新高考网
《大数据》读后感
现代社会是一个技术奔腾、信息爆炸的社会,大数据这个新概念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极大的热捧。每天都身处网络的信息海洋中,常常会有被数据、信息“淹没”的窒息感和无力感。涂子沛的《大数据》一书,通过讲述美国半个多世纪信息开放、技术创新的历史,以别开生面的经典案例??奥巴马建设“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的雄心、公共财政透明的曲折、背后的隐情、全民医改法案的波澜、统一身份证的百年纠结、街头警察的创新传奇、美国矿难的悲情历史、商务智能的前世今生、数据开放运动的全球兴起,以及云计算、Facebook和推特等社交媒体、Web3.0与下一代互联网的未来图景等等,详细诠释了数据技术变革与权力合法性、执政正义以及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全面阐述了信息时代数据的重要性,如何加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使用以及通过数据开放改进政府治理等问题。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阅读主题,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拥有但却正是我们目前缺乏的两种态度。
目前,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人类文明已处于信息时代,人们在因特网上传和下载数据,传统的台式电脑上网更新成了移动终端浏览和传播信息。QQ、微信等通讯软件已然实现手机版,人人、微博、脸谱能够分享即刻心情,电讯服务商正大张旗鼓地争夺客户资源,网络通讯商也大力渲染云服务和大数据时代。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已经处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在新的时代争取话语权,如何在新的时代维护自身权益,如何在新的时代实现利益最大化,必将成为这个时代中每个国家,甚至每个公民应当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大问题。
一、从美国的发展看美国发展的不足。美国,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借助其自身的优势,已然处于信息时代的领头羊位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建国才两百多年的年轻国家具备如此强大的实力和创新的活力呢?他们具备什么优势?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结合书中分析和历史实践不难得出:适合自身的体制制度、法律、科技、人才、监督是这个年轻国家领跑世界的关键因素。
首先、美国结合本国实际选择“三权分立”的体制制度。政府执法、法院司法、国会立法。政府首脑总统可以提名法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行为违宪;总统能够否决国会的立法,国会批准总统提名,并可以弹劾、罢免总统;法院可以宣布国会某项法律违宪,国会也有权限弹劾、罢免法官。这种源于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民主制度适用美国,并契合美国文化社会生态,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然而,“没有任何一项民主制度是完美的或者万能的,甚至在别的国家成为一种糟糕的制度。(原英国首相丘吉尔)”因此,别的国家必须结合自身国情、民情进行参考,选择符合自身条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制度,而决不能照抄。这样,才能满足自身人民需求,推动社会发展。这个观点的论述将在后文讲述“我国国情”中提到。
其次、法律保障。《数据质量法》和《信息自由法》的颁布为美国成为大数据帝国提供了基础的法律保证,也唤醒了美国民众对自身数据权益保护的意识。
第三、美国具备发达的科技支持和广泛的人才支撑。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在美国,二战后大量工程师移民美国等诸多因素为美国的高速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
第四、美国拥有完善的、职责分明的社会监督体系。民众、社团、新闻媒体时刻注视着政府的一举一动,阳光般的注视成为防治腐败最好的消毒剂。
世事无绝对。美国虽然借助民主制度、法律保证等优势条件成为信息时代的领头羊,也正是这些“优势”成为了阻碍其发展的“劣势”。突出表现在:(一)“三权分立”的民主权衡看似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民主、公平、自由的管理体制,实质存在不足,甚至是缺陷。举个简单例子,当政府执法时遇到法律障碍,总统就会递交良法于国会讨论,力争通过。而国会集结的是各党派、各团体、各企业,甚至是各说客的利益集团,各部分之间产生的利益纠纷必然成为良法通过的掣肘。就算是投票表决法案通过,在呈交总统签署的法案里也会放入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即“掺沙子”。“沙子法案”必将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同时,“旋转门”前后串场的说客们背后强大的利益集团在国会山上说话的语气也是制约民主的制度硬伤。(二)美国严谨却冗杂的司法程序造成了民众不满。上大支矿难便是这一硬伤的突出表现。
二、中国的快速发展与发展中的不足。中国,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最智慧的人民,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文化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上世纪七十年代末,(www.xindetihuiya.com)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和政府深受裨益。经过三十五年的大胆创新,科学发展,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政府在世界的发言权已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干也得到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已斗志昂扬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大数据时代,中国暂时处于靠后的位置,并且行动相对迟缓。主要表现在:(一)不少地方政府为表政绩,存在“邀功寻赏”、谎报数据行为,导致数据大范围失真。《焦点访谈》曾经报道过多地基层政府的类似行为。例如,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涉及资金补贴,某地村干部连续三年虚报数据,最终竟导致所报耕地面积大于该村行政村面积。(二)存在大量应当公开、公布的数据实际并未及时公之于众。就拿近年来炒的沸沸扬扬的晒“三公经费”问题来说,目前仅是一线或二、三线城市才敢于公开,而落实到地、市、县级却姗姗来迟。(三)精确的数据测量与统计工作起步晚,差距大。数据收集方法多以基层上报、被动接受为主,容易“掺水”。
三、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实际,发现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从事经济研究工作者,身处于我国经济工作的一线,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机制中或许存在的漏洞或缺陷,正巧反映出我国在大数据时代中所处的不利地位。举例一:如果M先生想在A地购置房产(普通住房),若是首次购房,那么根据税法规定,该项经济活动买方将涉及契税优惠,但是必须要求M先生提供房产局出示的家庭唯一住房证明。漏洞便出现了:假设M先生已经在B地事先拥有一套房产,而M先生身份证件登记在A地,那么M先生便有了在A地成功领取家庭唯一住房证明的可能(前提是A、B两地房产部门信息无法共享)。
这样,“聪明”的M先生在已拥有一套房产的前提下,再次在异地购房仍可享受契税优惠。这将直接导致税款的流失和税赋的不公平,不利于我国税收征管工作,不利于“两度”的提升。堵住这一漏洞的前提条件只有一个房产部门全国信息联网。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举例二:我国正大力兴起的“全民医保”在大数据时代同样不尽如人意。医保卡无法在全国通用,甚至无法在本省内、本市(州)内通用,仍然存在指定医院刷卡。这直接给一些出差在外的居民,亦或是离指定刷卡医院较远的居民带来不便。
四、中国面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问题与机遇并存。中国在大数据时代中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重大的机遇。问题的存在和挑战的并行必然构成我们在这个时代迎头追赶的机遇:
第一、体制条件。我国是*,我国采取的是民族集中制。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公民认可的良法在立法过程中不会出现像美国那样的利益集团间的博弈,或是“掺沙子”。亦即,被广泛民众认可的良法在我国立法过程中受到的阻碍相对较小。
第二、政策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明确要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此,信息化本身(包括大数据发展)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将成为发展的目标和途径;同时提出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出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方案。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时代已纳入国家重点战略层面,中国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巨大的历史机遇期和转折点。
第三、客观因素。我国是互联网大国、手机大国,我国是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巨大的数据产生、消费、使用给我国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客观条件,我们千万不可停滞不前,相反,要主动出击,迎头赶上。
第四、技术优势。相对于美国,我国拥有充分的客观技术优势----身份证。美国因其文化或历史原因,公民使用的身份标识不统一,这为美国政府进行管理和施行政策提出难题。中国却有着便利的解决方法,因为每位合法中国公民都拥有唯一的身份标识,有了这一技术优势作保障,我国大数据推行拥有巨大便捷。
这就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收集数据,使用数据,开放数据,都是我们需要一一面对的挑战,我们该如何从容应对?我想,唯有积极参与其中,才能紧跟时代脚步,成为社会发展的受益者。综上所述,我认为美国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国家。“中国崛起”要求我们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敏锐的学习能力。不要有桥不走,硬要下河摸石头。要学习、要上路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以全世界的文明为基础,客观洞悉西方世界,理性思考自身问题,刻苦落实解决方案,才能实干兴邦,才能实现中华儿女心中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梦!诚然,人心、真情、给予、奉献……等等,这些也许很难用数据来衡量,但面对社会未来之世界走向,中国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我们自己又该从自身、从自己的岗位做哪些改变、哪些突破,这是我们需要,也可以认真思考的问题(注:本文系中国绿色经济博客博主和中国绿色经济圈圈主陈玉荣博士撰写,特此说明)。
现代社会是一个技术奔腾、信息爆炸的社会,大数据这个新概念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极大的热捧。每天都身处网络的信息海洋中,常常会有被数据、信息“淹没”的窒息感和无力感。涂子沛的《大数据》一书,通过讲述美国半个多世纪信息开放、技术创新的历史,以别开生面的经典案例??奥巴马建设“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的雄心、公共财政透明的曲折、背后的隐情、全民医改法案的波澜、统一身份证的百年纠结、街头警察的创新传奇、美国矿难的悲情历史、商务智能的前世今生、数据开放运动的全球兴起,以及云计算、Facebook和推特等社交媒体、Web3.0与下一代互联网的未来图景等等,详细诠释了数据技术变革与权力合法性、执政正义以及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全面阐述了信息时代数据的重要性,如何加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使用以及通过数据开放改进政府治理等问题。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阅读主题,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拥有但却正是我们目前缺乏的两种态度。
目前,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人类文明已处于信息时代,人们在因特网上传和下载数据,传统的台式电脑上网更新成了移动终端浏览和传播信息。QQ、微信等通讯软件已然实现手机版,人人、微博、脸谱能够分享即刻心情,电讯服务商正大张旗鼓地争夺客户资源,网络通讯商也大力渲染云服务和大数据时代。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已经处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在新的时代争取话语权,如何在新的时代维护自身权益,如何在新的时代实现利益最大化,必将成为这个时代中每个国家,甚至每个公民应当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大问题。
一、从美国的发展看美国发展的不足。美国,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借助其自身的优势,已然处于信息时代的领头羊位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建国才两百多年的年轻国家具备如此强大的实力和创新的活力呢?他们具备什么优势?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结合书中分析和历史实践不难得出:适合自身的体制制度、法律、科技、人才、监督是这个年轻国家领跑世界的关键因素。
首先、美国结合本国实际选择“三权分立”的体制制度。政府执法、法院司法、国会立法。政府首脑总统可以提名法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行为违宪;总统能够否决国会的立法,国会批准总统提名,并可以弹劾、罢免总统;法院可以宣布国会某项法律违宪,国会也有权限弹劾、罢免法官。这种源于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民主制度适用美国,并契合美国文化社会生态,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然而,“没有任何一项民主制度是完美的或者万能的,甚至在别的国家成为一种糟糕的制度。(原英国首相丘吉尔)”因此,别的国家必须结合自身国情、民情进行参考,选择符合自身条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制度,而决不能照抄。这样,才能满足自身人民需求,推动社会发展。这个观点的论述将在后文讲述“我国国情”中提到。
其次、法律保障。《数据质量法》和《信息自由法》的颁布为美国成为大数据帝国提供了基础的法律保证,也唤醒了美国民众对自身数据权益保护的意识。
第三、美国具备发达的科技支持和广泛的人才支撑。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在美国,二战后大量工程师移民美国等诸多因素为美国的高速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
第四、美国拥有完善的、职责分明的社会监督体系。民众、社团、新闻媒体时刻注视着政府的一举一动,阳光般的注视成为防治腐败最好的消毒剂。
世事无绝对。美国虽然借助民主制度、法律保证等优势条件成为信息时代的领头羊,也正是这些“优势”成为了阻碍其发展的“劣势”。突出表现在:(一)“三权分立”的民主权衡看似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民主、公平、自由的管理体制,实质存在不足,甚至是缺陷。举个简单例子,当政府执法时遇到法律障碍,总统就会递交良法于国会讨论,力争通过。而国会集结的是各党派、各团体、各企业,甚至是各说客的利益集团,各部分之间产生的利益纠纷必然成为良法通过的掣肘。就算是投票表决法案通过,在呈交总统签署的法案里也会放入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即“掺沙子”。“沙子法案”必将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同时,“旋转门”前后串场的说客们背后强大的利益集团在国会山上说话的语气也是制约民主的制度硬伤。(二)美国严谨却冗杂的司法程序造成了民众不满。上大支矿难便是这一硬伤的突出表现。
二、中国的快速发展与发展中的不足。中国,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最智慧的人民,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文化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上世纪七十年代末,(www.xindetihuiya.com)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和政府深受裨益。经过三十五年的大胆创新,科学发展,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政府在世界的发言权已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干也得到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已斗志昂扬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大数据时代,中国暂时处于靠后的位置,并且行动相对迟缓。主要表现在:(一)不少地方政府为表政绩,存在“邀功寻赏”、谎报数据行为,导致数据大范围失真。《焦点访谈》曾经报道过多地基层政府的类似行为。例如,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涉及资金补贴,某地村干部连续三年虚报数据,最终竟导致所报耕地面积大于该村行政村面积。(二)存在大量应当公开、公布的数据实际并未及时公之于众。就拿近年来炒的沸沸扬扬的晒“三公经费”问题来说,目前仅是一线或二、三线城市才敢于公开,而落实到地、市、县级却姗姗来迟。(三)精确的数据测量与统计工作起步晚,差距大。数据收集方法多以基层上报、被动接受为主,容易“掺水”。
三、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实际,发现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从事经济研究工作者,身处于我国经济工作的一线,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机制中或许存在的漏洞或缺陷,正巧反映出我国在大数据时代中所处的不利地位。举例一:如果M先生想在A地购置房产(普通住房),若是首次购房,那么根据税法规定,该项经济活动买方将涉及契税优惠,但是必须要求M先生提供房产局出示的家庭唯一住房证明。漏洞便出现了:假设M先生已经在B地事先拥有一套房产,而M先生身份证件登记在A地,那么M先生便有了在A地成功领取家庭唯一住房证明的可能(前提是A、B两地房产部门信息无法共享)。
这样,“聪明”的M先生在已拥有一套房产的前提下,再次在异地购房仍可享受契税优惠。这将直接导致税款的流失和税赋的不公平,不利于我国税收征管工作,不利于“两度”的提升。堵住这一漏洞的前提条件只有一个房产部门全国信息联网。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举例二:我国正大力兴起的“全民医保”在大数据时代同样不尽如人意。医保卡无法在全国通用,甚至无法在本省内、本市(州)内通用,仍然存在指定医院刷卡。这直接给一些出差在外的居民,亦或是离指定刷卡医院较远的居民带来不便。
四、中国面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问题与机遇并存。中国在大数据时代中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重大的机遇。问题的存在和挑战的并行必然构成我们在这个时代迎头追赶的机遇:
第一、体制条件。我国是*,我国采取的是民族集中制。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公民认可的良法在立法过程中不会出现像美国那样的利益集团间的博弈,或是“掺沙子”。亦即,被广泛民众认可的良法在我国立法过程中受到的阻碍相对较小。
第二、政策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明确要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此,信息化本身(包括大数据发展)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将成为发展的目标和途径;同时提出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出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方案。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时代已纳入国家重点战略层面,中国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巨大的历史机遇期和转折点。
第三、客观因素。我国是互联网大国、手机大国,我国是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巨大的数据产生、消费、使用给我国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客观条件,我们千万不可停滞不前,相反,要主动出击,迎头赶上。
第四、技术优势。相对于美国,我国拥有充分的客观技术优势----身份证。美国因其文化或历史原因,公民使用的身份标识不统一,这为美国政府进行管理和施行政策提出难题。中国却有着便利的解决方法,因为每位合法中国公民都拥有唯一的身份标识,有了这一技术优势作保障,我国大数据推行拥有巨大便捷。
这就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收集数据,使用数据,开放数据,都是我们需要一一面对的挑战,我们该如何从容应对?我想,唯有积极参与其中,才能紧跟时代脚步,成为社会发展的受益者。综上所述,我认为美国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国家。“中国崛起”要求我们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敏锐的学习能力。不要有桥不走,硬要下河摸石头。要学习、要上路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以全世界的文明为基础,客观洞悉西方世界,理性思考自身问题,刻苦落实解决方案,才能实干兴邦,才能实现中华儿女心中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梦!诚然,人心、真情、给予、奉献……等等,这些也许很难用数据来衡量,但面对社会未来之世界走向,中国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我们自己又该从自身、从自己的岗位做哪些改变、哪些突破,这是我们需要,也可以认真思考的问题(注:本文系中国绿色经济博客博主和中国绿色经济圈圈主陈玉荣博士撰写,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