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后现代主义读后感

|来源:新高考网
  《解读后现代主义》读后感
  
  前言:
  
  在上本学期张教授的后现代主义课程前,对于后现代主义没有丝毫接触,对于传统的哲学思维,也仅停留在大学课堂上的浅尝而止。法学院的四年没有让我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此类课程,而在近几年的工作中,也没有机会可以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但就打小就是文科生的我来说,对于涉及思想类的学科来说,都有种情有独钟的情怀。
  
  必须承认,全部课程听下来,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认识仍属于浮光掠影,囫囵吞枣般得呆板,对于期末论文亦感无从下笔,斟酌再三,决定对于后现代主义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后再写出属于自己的认识,于是就有了以下的读后感。
  
  《解读后现代主义》是由Christopher Butler所著,Christopher Butler现为牛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教授,著述颇丰,其中包括《早期现代主义》、《阐释、解构和意识形态》等。 在本书中,Christopher Butler质疑、探求了后现代主义者的核心思想,以及他们在理论、文学、视觉艺术、电影、建筑、音乐等方面的表现。他认为艺术家、知识分子、批评家以及社会科学家们“就像是一个组织松散、喜好争辩的政治党派的成员”,我认为该书搭建起一个极为有趣的框架,以揭开“后现代状况”的种种奥秘,所涉内容从博物馆文化的政治化,一直谈到崇尚政治正确的方方面面。
  
  本书分别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看待世界的新方式”、“政治与身份”、“后现代主义文化”、“后现代主义状况”五个章节描述了作者眼中的后现代主义的世界,对此本篇读后感也会一一对应,就每个章节谈论个人体会。
  
  第一章“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在作者看来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起源于文化上的变化,从1976年卡尔。安德烈在伦敦泰特美术馆展出的《对应物之八》开始,就有一种的艺术理念涌现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这种艺术理念有别于1945年以后盛行的先锋派艺术的观念,艺术家们有意让自己的作品有别于传统的艺术作品,而展现出一种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的特征。
  
  于是,从艺术领域开始,于是从艺术界的后现代主义开始,从知识界与学术界也逐渐兴起了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各个领域中都出现了一群人,这群人产生了极具批判性的自我意识,这群人为追求共识和支持,慢慢这种批判性的自我意识就成为了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不属于科学哲学中的理论,科学哲学中的理论可以通过检验识别正误,也不是欧美宽泛的经验哲学中提到的理论。这是一种更加关注自身、持怀疑态度的话语,将传统哲学中产生普遍概念运用到文学、社会学及其他材料中,并由此使得这些材料具备了“后现代主义的色彩”。
  
  而在我看来,这些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观点看起来确实与以往传统的现代主义观念有很大的区别,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许多重要文化时期最基本、最主要的观念都会收到类似的批判。一旦人们意识到这点,就会对于很多认定的意识形态重新组码,一些重新解释、一些予以摒弃,历史上所有的激进思潮都有这个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只是其中之一。
  
  修正和改进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但不管怎么样,后现代主义的兴起犹如在PM2.5污染严重的空气里,注入了一股带有海盐味的湿气。
  
  第二章“看待世界的新方式”
  
  为了进一步强调很多后现代主义理论依靠的是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在第二章的一开始,作者就搬出了后现代主义的重量级教父人物??让。利奥塔,在其1979年出版的《后现代状态》一书中,他强调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曾被接受和认可的“权威叙事”已经陷入危及,并在逐步衰败。”,他所认为的权威叙事主要是当时欧洲主流的哲学流派,如康德主义、黑格尔主义等,认为历史是进步的,知识可以解放人类,所有的知识之间存在着隐含的统一性。而他所具体批判的主要是二种主要叙事,一种是人类进步解放论??从基督教救赎到乌托邦;另一种是科学胜利论。他认为这二种叙述自二战以来已经失去了可信性。如果让我用一种极端简化的方式给他对于后现代下个定义,那就是元叙事的怀疑。
  
  因此上述的怀疑论称为后现代主义者最基本的态度,之后雅克。德里达在前述怀疑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构主义”,他的核心观点在于相对论??即所说的相对论意思是真理本身总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批判主体的不同立场及带有的倾向性的思维框架。
  
  作为德里达的支持者们进一步提出了解释任何单词都必须考虑这些单词与它们所参与的各种体系之间的关系。由此他们认为,所有定义者只不过充其量限于概念体系之中的相对论者而已。即人们只能在“它们”所允许二点范围内了解它们希望你所了解的“真相”
  
  于是乎,这些追随者们延续了上述理论,对于大部分文本只是一种游戏,语言和文字只是一种隐喻,在读者或听众、观众在读、听、看某一文本时,不过是作者刻意所左右。因此,有一些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宣称应该以“作者已死”的观点去查看文本,后者有巴尔特及福柯等人。
  
  最后在后现代主义者的眼中,所有的任何现实主义的形式,如果用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来撰写历史,注定会失败。
  
  在我看来,后现代主义者和其他哲学、理论、历史等领域的学者之间的这场论战,其根本矛盾在于统一的论调与矛盾主义的言论间的对立、合作建构与个人主义解构之间的对立。后现代主义者采用自由主义的立场,反对所有整理论解释,在很多方面都能够极大地解放思想,至少对女性和少数族裔等领域的确如此。但不能这样看待科学家及历史学家的观点,更别说在法律领域了,律师很难将后现代主义怀疑论运用到法律证据中,也不会怀疑,设立法庭的目的就是以某种方式对所有发生事情的二种不同陈述进行检查,以确定二种陈述各自的真实性和可能性。
  
  第三章“政治与身份”
  
  在这个章节里,作者并没有直接亮出核心“政治与身份”的观点,而是从话语着手,突出语言的力量,这里的“语言”指得是一套长期演变而来的互相关联、相互支持的陈述,用来定义和描述某一主题。大致来说话语是主要知识科学的语言,如法律、医学、审美判断等领域中的“话语实践”。当律师、医生以及其他人使用这些话语并不仅仅是默认某种占支配地位的理论,还涉及引起政治争议的活动,比如谁罪犯,谁是精神病人,又如谁是恐怖分子,谁又是寻求政治庇护的避难者。这种先让他们自己“正常化”的话语占了上风,并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分化出“异己者”,也是就是许多后现代主义的他者,异教徒、同性恋、女性等。
  
  而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话语并不属于拥有话语控制权的个体,而是超越了这些个体,它也不仅仅存在于像法庭这样的正式语境中,而是遍布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法官的判决书到科学刊物、电视广告、流行歌曲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大幅广告。但如果一种话语权越是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它就越想以看起来非常自然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于是就会出有些人群认为另一些人群比自己更缺乏理性和文明。
  
  用福柯的观点来说,所有社会权力的话语就是在运用自己占主导地位的话语使得下层群体边缘化,而更加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在我看来,后现代主义怀疑的一切(现代主义代表的各个领域),直至背后的政治因素更大于怀疑这些领域的本身,或许后现代主义会把自己标榜称为自由主义的一员,但其实社会的任何阶层都有其政治属性,后现代主义刻意回避了这个问题,他们仅仅不断地提出怀疑,坚持所谓的多元论,没有解决之道,所以无论他们的观点多么激进,还是缺乏稳固的观点,看上去更像一群被动的保守主义。
  
  第四章“后现代主义文化”
  
  在本章里面,作者又做出了进一步领域的发散,把后现代主义延伸到了艺术文化领域。其中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和批评家尝尝想笼络先锋派艺术,将其作为典范来证明自己的思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现代主义元叙事被用来使某些东西合法化,而利奥塔则认为当代艺术家的职责就是要质疑现代主义元叙事所起到的这种作用。
  
  但是作者认为:“我们必须记住一点,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不见得需要从哲学或学术角度深入了解这些东西。他们从谈话和报刊中同样可以获得新的思想,因为谈话和报刊尝尝传播这些新思想,但他们有时会搞错,有时只是一知半解,有时又夸大其词。但也正是通过这种途径,重要的思想会像病毒一样被传播。
  
  “后现代小说”,在后现代小说中,历史人物或其他小说人物都会信步走入文本中,这种后现代主义手法更加强化了文本的不确定,通过展现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的对立,后现代主义令人不安地摧毁了我们的现实感以及我们习以为常的历史叙事,使我们对之产生怀疑。后现代主义小说巧妙地运用了历史作为叙事这一观念以及与之相伴的回顾性讽喻,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
  
  “后现代主义音乐”,在音乐方面,作者倒认为在许多年前,许多作曲家就已经舍弃了后现代主义所抨击的传统背景??比如,他们拒绝接收传统的音调叙事规律,他们也普遍倾向于拒绝以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家的影响,这思想家以作品整体结构为目标。
  
  虽然早年的许多作曲家会依据界定好的作品的理论标准来支配他们的音乐创作,但到了20年世纪70、80年代,大多数作曲家都不按照上述严格标准来排列音乐,而是采用一整套的策略,即便这些策略并不一定受到了后现代主义多元论的启发,至少二者也是一致的。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作者看来或许后现代主义建筑和之前的英雄现代主义的关系中,人们可以将所有杂乱无章的变化看得最为清楚。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物的一个典型特点便是引据典时所表现出来的杂糅性。建筑物多为怪诞、夸张、叠加化,近乎超现实的外观、巨大的各类不规则的圆形、椭圆形外立面构建出建筑物的整体。
  
  其实无论在艺术的何种领域,的确现代主义时期很多政治倾向明显的艺术以及极权政权下产生的艺术都千篇一律地遵从现实主义传统,过于明显地屈从于统一的意识形态。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则不然,尽管它热衷延异、质疑等诸如此类的观念,但倒是确确实实的先锋派,象征着不同的意见,而不是强求群体的一致,所以后现主义承认我上面曾所述的“他者”自主地位这一道德,呼吁改头换面,成了边缘与差异所发表的支离破碎的宣言,对于占统治地位的态度进行解构,对陈式化论断进行批判。
  
  第五章“后现代主义状况”
  
  作者认为人们可以用“现实主义的丧失”来概括前面所讨论的整本书讨论的中心主题,随之丧失还有对以往的历史的信任感。作者引用了弗雷德里。詹明信的话:界定后现代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文化中“历史感的消失”,普遍缺乏深度,只有永恒的现在,传统记忆将消失殆尽。很多后现代主义分析是对权威和可靠性的批判,体现在哲学领域、叙事、历史、艺术等和真实相关之中。所有的一切怀疑行为不仅与学术研究者以及艺术家们的态度有关,更和西方民主社会中更普遍的信心失落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对于很多后现代主义者来说,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图像的社会,它最关心的只是产生和消费。现在,信息不过是我们出钱购买的东西而已。或许在一个由知识支配的技术驱动社会中,这也是我们所购买的最主要的东西。我们都试图掌握一种最新的信息(我个人认为如今的社会如此逼真得反应后现代主义者描绘的社会,大数据时代与云技术)。对于政治实现以及电视、报纸这类共同的社会生活机构的怀疑和失望(个人认为比如在辛普森一案中,电视里展现的是政治当局希望人们从电视中看到的,所谓正义、所谓的程序正义高于实体正义,这更多像一种图像或幻想,只是服从于电视或媒体背后的阶层),强化了我们对于艺术促进和调解作用的怀疑和失望。根据尼采的理论,无论是白宫的正是声明,还是日常肥皂剧的插科打诨,所有这些现象多多少少都在秘密地维护某些人的经济权力和其他权力,而不是服务于任何真理,而这种尼采式的假设无所不在。
  
  个人觉得后现代主义者在描述上述的信息、叙述冲突及其解决方法的时候尝尝带有误导性的悲观主义色彩。在某种事实上,他们的很多人遵循的都是由来已久的后尼采传统,对于理性丧失信心,的确他们是准确地认识到所有的话语都与权力体系有内在联系,但他们也会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我们的文化不过是是些对立力量的错综复杂地互相影响罢了。
  
  总结:从我本人上课所获取的对于后现代主义的了解,以及通过本书的阅读进一步的观察,后现代主义更像是出色的批评解构者,但却是不是出色的建构者。他们没有具体开展建构工作,只是不停地在各个领域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批判,后现代主义者认为阶级冲突和心理冲突不可避免,并在这种悲观论断的卷裹下模糊了真实和幻想的界限。
  
  当然后现代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人们真正获取一种后启蒙式的自由主义,信奉多元化的社会,给人们对于社会政体的建设开辟了一个建设性的方向,但这条路上也同时充满不确定和不断的困惑。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