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汇篇)

|来源:新高考网

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1】

师父非师傅,更与老师有本质上的区别。父母给我们生命,而师父给的是人生。师父是用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和他自己的灵魂教会你走好人生之路。而当今这个时代,师父都成师傅。工人阶级的专用称呼,更高级的就是老师了。老师是个职业,更加成就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与中国传统中的师父一词有天壤之别。电影中这一个世代相传的唢呐匠焦三爷,用生命演义了传承,演义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师父。他虽固执,但仁爱,有骨气,爱憎分明,有操德,个性鲜明。他爱他的唢呐,爱着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爱他的徒弟,唯独不爱他自己。这几乎是中国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共有的性格特点。他说:“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得,是吹给自己的,要吹到骨头缝里,不能让唢呐没了。”这经典的语言,只有师父才能说的出来。因为这个声音来自他的灵魂,而不是嘴唇。

我的骨科师父世代相传,她的一生只收了我这么一个徒弟。我常问师父为啥不多收徒弟,师父经常笑而不语。有一天师父说:“孩呀,咱家这个手艺是救人的,这么多代了,都是传女不传男。你大姐(师父的亲生女儿)人品不好,不能传给她,会害人的。我以为我要把这手艺带到棺材里了呢,结果没想到遇到了你。咱娘俩有缘,你这孩子心眼好,有德性,又会内科,你学会这个手艺能治病救人,不会瞎了咱们家祖辈名声。虽然违背了祖训,但我想她们会理解的,孩呀,她们都看着你呢,千万不要为了钱去救人!”我听到这泪奔了,从此再没问师父为啥不多收徒弟。现在师父不在了,这话却从不敢忘记,如同那电影里的游天鸣。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很多与师父的点滴生活,我几乎一直在流泪看完这部电影,没有拜过师父的人很难理解这种感情。金钱至上的中国人灵魂深处是什么?我说不好,但一个头磕在地上,一句师父,一个承诺,一种精神,便成就了我生命的全部!是与血液容在一起的,誓死捍卫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敢忘记师父的教诲和自己的誓言!师父说你要勇敢的做一个殉道者!

百鸟朝凤,凤就是殉道者的化身,捍卫和守护着光明和希望的灵物。只有凤凰才会涅盘,重生的便是他的徒弟。焦三爷走了,孤零零一座坟迎着余辉,百鸟朝凤就下了,唢呐才能继续着它的生命的光辉。

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2】

艺术-------处处都有,时时感染着我们。音乐的美就像只百灵鸟儿,谱写出一首首美丽动人的乐章,使我们聆听着经典之作。

《百鸟朝凤》,也称《百鸟朝王》、《仪凤图》等,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也是用唢呐演奏的传统经典曲目。它以奔放热情的旋律和用唢呐模拟百鸟争鸣和唱的欢腾情景,表现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抒发人们美好欢乐

的心情。一般在结婚等喜庆的日子里演奏,代表吉祥、幸福!乐曲开始,由唢呐吹出一个长音后,接着是呈现百鸟齐鸣的引子,然后是一段欢快的旋律,接着便是在固定曲调伴奏下各种鸟的争相鸣叫声,情趣盎然,形象鲜明。使用快速双吐的演奏技巧,和气息长时间不断的长音衬腔,音乐高潮迭起。尾句再次百鸟齐鸣,与引子相呼应。用心去感受,使人陶醉!

随着乐曲的声响-----山谷中飞出一只小鸟,它美丽动人的景象在我眼前浮现,它的羽毛是那样的光彩夺目,明亮的眼睛,婉转优雅的飞行姿态,仿佛仙女飘过。

当音乐高潮起伏时,你会觉得好像愈来愈多的鸟儿从山谷丛来直插云霄,自由的飞翔在广漠的天际,犹如在空中漂浮的小白云朵,吉祥美丽!这来自山谷的鸟儿们聚集在一起,连同捡来的食物,一同飞往西边。虽然一路坎坷,它们不畏艰险,朝着凤凰呆的地方,向鸟中之王飞去……。因为,每当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传说凤凰以前也是一只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但它非常勤劳,别的鸟儿吃饱了在玩,它却从早忙到晚,不停的采集果实,储藏食物。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找不到食物,饿的头昏眼花。这时,凤凰打开山洞,把里面的食物拿出和大家共度难关。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众鸟儿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当音乐接近尾声了,我仿佛还在回味这激动人心的美妙旋律----。是啊,百鸟朝凤唢呐演奏-----它的艺术至今达到最高的境界,也是艺术家们不断精益求精的经典佳作。

音乐是美好的,它使人陶醉向往。如果生活像美丽的项链,那么音乐就是那璀璨的珍珠,我将终身与艺术相伴!

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3】

《百鸟朝凤》是吴天明导演的最后一部电影,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这个导演,用最直接的方式简单介绍一下,陈凯歌在哀悼词中说:吴天明导演是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除本人拍摄过多部优秀作品外,还带领一代人创造辉煌,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个率真正直的好人。张艺谋在电影宣传中说:没有吴天明导演就没有我的今天,他为第五代导演的成长贡献巨大。李安力荐《百鸟朝凤》:希望大家能够来支持这部电影,真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部作品。吴导演,我觉得你可以安息,我们都非常感激你。

几乎整个电影圈都在为这部电影背书,但真正觉得刻不容缓的去看是在方励的下跪事件之后,我不想让一代大师的遗作如此悲壮,哪怕只能贡献一份力量。去了,不负所望。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纵使我这个外行人也看得出电影的精致,从故事节奏到情绪铺垫,从场景设置到背景音乐都无可挑剔。故事简单概括来说是以黄河边一方土地关于唢呐的兴衰,映射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消亡。

唢呐是唢呐匠的立身之本,唢呐离嘴不离手,但终究敌不过盛极必衰。电影对于情绪的引导太过高明。

徒弟与师父聊起唢呐已不复从前光景,本有些伤感,师父却以二十年珍藏的醇酒为媒吹奏了一段极其欢快的曲子,以一句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作结,随后倒地大睡,留白的十几秒悲凉之感更胜,心里说不出的酸涩。

唢呐文化颓势已定,与管弦乐队对垒,无一观众支持,双方肢体冲突,老师父拖着病躯掀翻桌子,留白,只弯腰捡起被践踏的面目全非的唢呐。这个部分最讽刺的是老人八十大寿请来了短裙豹纹女和电音吉他架子鼓浅唱,坐在电影院不禁轻笑,想到了法国香奈儿旗舰店疯抢几十万买包包,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不把无知当有趣?

电影高潮,垂死挣扎。唢呐最高礼遇百鸟朝凤给最有德行的人送行,唢呐班底支离破碎,老师父无奈年迈上阵,唢呐和血而吹,难以维持,交给徒弟,以鼓附和。深深地记得那一幕,老师父嘴角带着血,手边鼓点不变,看着年轻的徒弟吹百鸟朝凤,眼里欣慰的笑意。那一刻除了忧伤还有悲壮,败局已定,却苦苦支撑,在无边的黑暗中抓住一支稻草以为可以救命。

峰回路转,文化局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邀请原班底演奏,我心中也不由燃起一丝希望,想要找回原有班底,至少这份坚持能被好好安置。可知二师兄手指被电锯所伤,彻底告别唢呐;三师兄尘肺病重,无力支撑。能责怪谁呢?是家有重病老母的二师兄?还是要养家糊口的三师兄?就因为怪无可怪,格外沉重。

最后老师父坟头一曲百鸟朝凤,两代人南北分走,主人公脸上的那一滴泪到底是在哀悼死亡还是明天的自己?一个人的坚持到底是渺渺希望还是奄奄一息?所有的留白归自己。

就是这样,没让我流泪,却被绝望浸透每一个细胞,不经思索,久不散去。


关于观看百鸟朝凤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