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最新一期观后感【汇总】

|来源:新高考网

2017朗读者最新一期观后感【1】

在前一个周末,央视《朗读者》以“第一次”为题邀请来了多位嘉宾朗读,这包括戏骨王学圻、航天英雄杨利伟、作曲家许镜清、作家刘震云、京剧余派女老生王佩瑜、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等,其中,“许镜清”可能是观众最为陌生的名字,但是当董卿介绍他时,大家才发现,这个人的作品伴随了我们30年,原来他是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音乐作曲人。让人唏嘘的是,作为一部全民记忆剧,为《西游记》贡献卓越的许镜清,其名字却似乎在时光长河里被观众遗忘了,而此次他的出现,更被媒体挖出他这些年的辛酸故事。 扬子晚报记者张漪

为《西游记》,4年贡献15首歌上百段音乐

86版《西游记》陪伴了中国观众整整30年,它历时6年拍摄完成。在1986年春节首次亮相时,就创下89.4%的收视率奇迹,轰动全国!此后30年里,《西游记》重播了2000多遍,仍是国人心中的不朽经典!而几乎每个中国人的音乐记忆库里,“丢丢丢!登登等登,凳登等灯……”这段86版《西游记》的开篇曲旋律都是永难磨灭的。是不是马上就要唱起来了?脑海中还有孙悟空的身影腾空飞起?这段开篇曲《云宫迅音》真的有自带音效与画面的魔力。此外,86版《西游记》的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这首歌和歌词也是字字入心、声声入耳。然而与这些家喻户晓的旋律和歌曲相比,几乎没有太多人知道它们的作曲者是谁。

当天,许镜清先生走上《朗读者》舞台时,董卿介绍这位已经74岁的老人说,“许镜清,国家一级作曲家。86版《西游记》总作曲。在1983年至1987年间,许镜清老师为电视剧《西游记》完成了15首歌曲以及上百段音乐的创作。”台下顿时掌声如雷。??大家耳熟能详的《女儿情》《天竺少女》《大圣歌》,以及被改编成各种彩铃的《猪八戒背媳妇》也都是许镜清老师的大作。为了这些作品,许镜清先生投入了四年多的时光,从1983年下半年到1987年的春节,天天伏案创作,最终成就了中国人的群体音乐记忆。

办音乐会,1986年心愿到才实现

与拥有如此“盛作”相比,许镜清的生活简直堪称“贫寒”。《朗读者》中他与董卿聊起了自己的实际生活,现在还与老伴生活在一幢普通的5层居民楼里的许镜清,对着镜头居然谈起了“钱”,他说,“全部《西游记》播出完后,我就想开一场音乐会。开音乐会是需要一些经费的。但是,我没有这笔钱。我太需要钱了。”

从1986年至去年,时光漫漫,飘飘然过去了整整30年,没有钱的许镜清在《朗读者》节目中说,“我至少有20多年在筹备这场音乐会,一次一次的碰壁,一次次的失败,我觉得我不开音乐会,死不瞑目。”直到,在别人的帮助下,许镜清老先生举办了一次成功的“众筹”,终于才将自己的这个心愿达成,12月正值《西游记》播出30年时,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连开两场《西游记》主题音乐会。他感慨地说,“圆了我一个梦,一个十几年的梦。当天开音乐会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化妆室里不敢出去,心里很矛盾。又怕观众责备我,又怕他们太喜欢了,我觉得这些都太刺激了,我受不了。我坐在化妆室里一直不敢动。后来,终于上台了,主持人问我,想说什么,我说我想哭。”

许镜清回忆当晚音乐会结束后,他回到家里,“我百感交集,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成果,完成了我的心愿。在我的生命之路上,画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句号。我大声地喊了一句‘真不容易啊’”。看着年迈的许先生,说及这般,观众与董卿们都热泪盈眶,老先生的拳拳赤子之心,情动荧屏。

2017朗读者最新一期观后感【2】

央视春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2017年一开春女主持董卿人气攀升。特别是《朗读者》舞台上,她的身份是主持人兼制作人。如今,在“央视一姐”的头衔之外,她又被赋予了“才女”和“网红主持人”等新标签。

变化:当制作人独处的时间几乎没有

做了制作人后,董卿坦言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她有个习惯,手机从不带进卧室。可最近这个多年的习惯被打破了,她需要通过手机和很多人保持联系,独处的时间也几乎没有了。

3月,董卿第一次跟央视导演刘欣提起《朗读者》的节目创意,当时她就提出“高而不冷”的观点。节目播出后引发的热度超出了董卿的预料。她预期的受众群是50后、60后、70后和80后,让她没想到的是90后和00后成了《朗读者》的主力观众。《朗读者》第一期播出后的两天内,自媒体上与之相关的超十万阅读量的文章已经数不过来。第一期节目嘉宾濮存昕读的《宗月大师》出自《老舍散文》,节目播出后这本书上了微博热搜榜单。有些此前拒绝过节目组邀约的嘉宾如今也改变心意了。

在策划阶段,董卿请来很多人,同行白岩松、作家刘震云和导演陆川都在她的名单里,她当时就像祥林嫂一样见谁就说。那时候她每天睡眠不足,凌晨4点睡早上8点起,总是睡不着:“我紧张。醒来一睁开眼就想节目的事,想着嘉宾、读本、故事、后期……第一次录制的时候,我还是害怕得跟导演说我上不了台了,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没有力气再说话了。”

“要么在台上主持,要么在台下为台上的主持做准备。”这是董卿一直以来的工作状态。筹备《朗读者》一年里,台下的工作她通常是和团队一起完成的。此前她惟一的身份是主持人,台下的工作她都自己在家里完成。春晚直播前,她一个人待在书房,想象着全国观众就在她的面前,“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她开始大声练习,“音量之大,估计楼上楼下的邻居都早于观众听到了我的串联词。”董卿说:“这些话在我嘴巴里滚了上百遍,上台才有那个底气。”

不录节目的时候,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董卿一定在办公室,让工作人员能找到她。选读本她要求所有导演必须在会议上大声朗读筛选出的文章,两分钟后在座的人可以随意打断,如果大部分人觉得听不下去,这篇文章就被淘汰。

幕后:拒绝在嘉宾朗读时打字幕

董卿泪点很低。有一天晚上她翻开《朗读者》嘉宾斯琴高娃的读本,想到了作家张洁写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一书,她花了半个小时翻看了书里的几个章节,“哎呀就不行了,哭得稀里哗啦的,整个人都不好了。”那天夜里她熬到四点才睡觉,第二天录制,九点她起床化妆,化妆师吓坏了,“脸没法看了,眼睛肿得睁不开了。”后来她跟同事说:“如果这个人物是想打动情点,但我丁点反应都没有,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演员赵文?只在电视上见过董卿,印象比较深的是董卿和刘谦搭档的魔术节目。录制当天,他第一次见董卿,他跟董卿聊大咪(他的猫)带给他的改变,“不知道怎么搞得,就哽咽了。”他说自己以前参加电视节目,也不是没有主持人想要让他谈伤感话题,但他总是刻意回避太过汹涌的感情流露,那天当董卿坐在他对面时,他打开了情感阀门。

有些观众奇怪的是,《朗读者》为何不打嘉宾朗读篇章的字幕。这也是董卿的提议,“当时有人提议在嘉宾朗读时打字幕,我严词拒绝。我说一定要把读本展现在屏幕上,用一种特殊的包装方式,让观众能一行行读下来,让他们变相阅读。”

转身:自认前20年使命已经完成

董卿1994年进入主持行业,当时浙江电视台招聘主持人,她被录取。两年后在父母的建议下,她通过考试,成为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主持。1996年央视春晚在上海开设分会场,当时董卿负责场务工作,那是她和春晚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2002年董卿入央视,2004年倪萍退出春晚,最终央视选择了董卿出镜春晚。

这些年观众习惯了各种晚会上的董卿,她也习惯了这样的自己。2012年是董卿到央视整十年,她觉得该是时候改变了。一年后她选择暂时离开,去美国南加州大学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回国后,开始《朗读者》的筹备。

“你为什么要做《朗读者》?你做主持人驾轻就熟,所谓的行业地位也摆在那了。”周围有人不理解,包括她一直以来最忠实的观众??她的父母。“我前20年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在这些综艺节目中,我用灿烂的笑容,得体的语言,甚至是美好的服饰唤起了大家的一些记忆,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感受。可那已经结束了。”董卿说,她知道是时候开始下一个阶段了:“再过10年,我可能更自信了,自信到我做一个节目可以什么形式都不要,就是架一台机器在院子里,放一本书在那儿,没有舞台,没有灯光,没有音乐,安安静静地说文字里的故事。”

2017朗读者最新一期观后感【3】

濮存昕朗读《宗月大师》,回忆相遇与感恩;郑渊洁朗读《父与子》,徐静蕾朗读《奶奶的星星》,追忆往昔故事;“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朗读《陋室铭》,感受先贤哲思;李亚鹏朗读《背影》,柳传志、麦家带来给子女的书信,感念血脉亲情……央视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通过邀请嘉宾登台朗读,令观众从中感受温暖与力量。此节目推出以来,各方好评不断,在豆瓣评分、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上均赢得不俗口碑,收获了观众“零差评”,被追捧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

有位观众在其文章中述及,他是一个晚上用电脑看完了四期“朗读者”节目,看完天亮了,也并不困。在文化综艺节目泛滥,已引起许多人审美疲劳的今天,“朗读者”以其“重拾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渴望”为己任,精心烹饪文化盛宴奉献给观众,使观众得缘找回内心最深处那份久违的感动,它的成功,与其说是主持人、嘉宾默契配合,做到了完美演绎,毋宁说,它顺应了观众需求,填补了文化消费的现实空档。

其实,对朗读投之以“桃”,朗读会报你以“李”。欣赏“朗读者”节目,打动我们的固然是朗读的人、所涉的事,可谁又能说,不是朗读本身独具的魔力加深了我们的内心体验,令我们备受感染?我的一位朋友,自幼喜好朗读,他常感慨,朗读令其获益匪浅。从初中、高中、大学,到攻克博士学位,在求知路途上朗读与其始终不离不弃。他说,条件许可之时,朗读一段文字,既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沉浸进去,又锻炼了口才,使心肺进一步复苏,朗读带来的享受,“妙不可言”。

“朗读者”节目嘉宾、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套用此言,可不可以说,“阅读并不是你读了多少文字,而在于你彻悟了多少文字”?从文字中彻悟的方式不一而足,如果,朗读恰好给予你以助益,那么,珍视它,“毋相忘”。

朗读者最新一期观后感精华篇

董卿《朗读者》第7期观后感最新篇

董卿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集锦】

董卿《朗读者》告别观后感精华篇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800字【优秀篇】

《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优秀篇】

《朗读者》第8期观后感范文精选

《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600字精华篇

董卿《朗读者》观后感作文精华篇

《朗读者》观后感600字初中【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