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民的名义观后感简报

|来源:新高考网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写实剧,看了后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来谈谈你的感触吧!下面是新高考网为大家整理的人民的名义观后感简报,欢迎参考~

篇一:人民的名义观后感简报

3月28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创作的当代检查题材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播出。反腐剧沉寂多时,一朝归来,“燃爆”荧屏。

鲁迅先生这样说《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人民的名义》播出一周后,收视率位居同时段第一,形成了话题效应。不同的人看《人民的名义》有不一样的看法,此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一路追剧,颇有感触,从《人民的名义》看到了官员的“贪、嗔、痴”。

“贪”是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嗔”是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痴”是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贪”是第一次“不经意”。有这么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轿夫,妻子给他做了一双新鞋,轿夫很喜欢这双新鞋,无论走哪里都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不巧有一天下起了大雨,轿夫一个不留神踩进了泥泞里,弄脏了新鞋。从此,轿夫不再珍惜这双新鞋,不管泥泞还是水坑,一脚就踩了下去。官员的贪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就像故事中的轿夫一样,有了第一次就无所忌讳。从一包烟、一瓶酒到一沓钞票,从小心、警惕到大胆收受贿赂,官员跨越了禁忌的“第一步”,从此就走上了一条贪腐的不归路。剧中贪官赵德汉被查出贪污巨额赃款后,后悔地说道:“自打有了第一次,以后再也收不住手了,在这个位置上坐了四年,有钱就收,就像捡麦穗一样……”

“嗔”是许多次 “耍脾气”。剧中混迹酒场的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在汉东检察院上门抓捕时,竟然通过“特殊渠道”收到消息,金蝉脱壳,连夜飞往了美国。到了美国后,丁副市长面临的下场是扫地、打杂,住在小旅馆里,整天不敢出门,晚上也是夜不能寐。据媒体揭秘,这位丁义珍的原型就是辽宁省凤城市委原书记王国强。王国强曾自述在美国的生活是亡命天涯、生不如死、苟延残喘、过街老鼠。想想这些官员的下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多少贪污犯,一怒出国门。任何一个国家不会欢迎一个背叛国家,背叛人民的人,贪污受贿的官员不管逃到哪里,终究要受到良心的拷问和法律的制裁。

“痴”是千百次“入了迷”。剧中省委书记沙瑞金在省委常委会上说:“我们有些干部,级别已经不低了,还想更进一步。他是管科技干部的,在科技局当了六年的局长,又当了五年的市委组织部部长,可是我们的农业科学家,科学院院士,他都不认识。人家和他握手,他还仰着头问人家,你是哪个单位的,可对于稍有姿色的女干部,他是个个熟悉,连那些在偏远山区的女干部,他都能叫出人家的乳名。”有些官员官做得越大、做得越久,逐渐背离了人民群众,痴迷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忘记了当初的入党誓言,不信共产主义信权力,不近人民近女色,不钻政事钻“关系”。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即是治 “贪、嗔、痴”的方法。“戒”就是官员要做到警戒、慎独慎微,须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贪腐、受贿切莫越“雷池”一步;“定”就是官员要做到自省,懂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及时悬崖勒马,及时向组织反映问题、交代错误,争取宽大处理。“慧”就是官员要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利,要常常重温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坚守初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自觉。

篇二:人民的名义观后感简报

近日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出品56集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笔者据悉京师某银行各级党组织把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确保实现党员、干部全覆盖。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可以成为党员“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的重要学习内容。为进一步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强化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我们全国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可以组织开展观看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反腐力作??《人民的名义》。

以人民的名义践行“两学一做”体现在生活中,每个党员干部要学党规党章,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要做到“三严三实”,严于律己,严于用权,严于修身,*希望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修身齐家为人民无私奉献。作为一名党员不仅要积极走近群众中,而且要深入群众中。毛*说过:我们的党只有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我们要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待人友好,与群众相处融洽。

以人民的名义践行“两学一做”体现在思想品德上,每一个党员干部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党的系列讲话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制度。平时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积极要求进步,在各方面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保持一致,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与群众的各种活动。

以人民的名义践行“两学一做”需要一缕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在当代我们需要一种情怀唤醒春雷,需要一出传奇激荡人心,需要一部作品代言人民。希望在这场易风易俗的大变迁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篇三:人民的名义观后感简报

最近一部反腐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意外走“红”了,不但收视率和好评度持续攀高,还赢得了一大帮“92中老年”网友铺天盖地的热评。这部剧之所以能“红”,除了剧情跌宕起伏、反腐题材劲爆、演员演技精湛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官场百态的艺术化再现,传递出了一种立党为公、用权为民的正能量与价值观。从这部剧的走“红”,笔者得到了以下三点感悟。

权力需要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犹脱缰之野马,必然滋生腐败。剧中开篇就是某省会城市分管项目招商的副市长,在某高级酒店参加企业招商活动时觥筹交错的场景,除了现场多个企业老板排队敬酒以外,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就是这位副市长系着“LV”的皮带,不禁让人联想到了“表哥”和“房姐”,而这位副市长果然也是贪腐的“人设”,剧情发展没多久就“跑路”了。令人遗憾的是他因贪腐问题“跑路”后,当地党委和监督部门竟然没有事先察觉和控制。由此可见,党内监督无禁区、无例外,无论职务高低,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无条件接受监督,同时还要从细微处发现干部贪腐的端倪,不能对领导干部平时的工作、生活表现没有洞察,尤其是让八小时以外的活动监管成为“南柯一梦”。诚然,当前党内监督确实还存在某些薄弱环节,但在从严治党的大背景和新常态下,我们的反腐制度会越来越健全,拒腐防变的“篱笆”也会越扎越紧,让贪腐分子无处遁形。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是不是真心干事,群众往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同时表现在行动上。从《人民的名义》开头几集放出的剧情来看,里面的领导干部可谓个个深藏不漏,角色的好坏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定义。其中“达康书记”一角就迅速引发了广大网民的关注,笔者认为“达康书记”之所以能迅速圈粉,不光在于演员有演技,还在于这个角色有一定的人格魅力。除了一心盯着“GDP”让人觉得有些不妥以外,他雷厉风行、手段强硬,并且能办实事,尤其是在处理大风厂“血拆事件”过程中,给老干部陈岩石披衣服、让工人们先吃饭等情节,足以表明“达康书记”是一个实在人,这和剧中某些领导干部一心想着自己的升迁形成了鲜明对比。另外,大风厂之所以引发“血拆事件”,也和领导干部不关心民生、只想着政绩甚至一心想着贪腐有很大关系。由此可见,忽略了民生甚至q####j了民意,老百姓就会用另一种方式进行回应和惩罚,不管当多大的官,为人民服务才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官一定要表里如一,两面派的人生,只会一面更比一面坏。《人民的名义》刻画了当前不少领导干部尤其是纪检监察部门领导干部的正面形象,但也反映了贪腐干部的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两面派作风。例如有的领导干部城府极深、滴水不漏;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甚至有的干部虽然平时骑自行车上班、住在老式公寓楼里吃着炸酱面,但在外却有隐秘别墅,且藏有大量贪腐得来的现金。前两年媒体披露的被查处的国家发改委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家中就藏有人民币2亿余元。这样的干部可谓台上台下不一样、人前人后“两张皮”,影视剧和媒体曝光这样的干部,能使我们睁大眼睛、辨明是非,时刻警醒自己不在思想上滑坡,不在行为上出轨。也只有摒弃丑恶、追求高尚,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才能正确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时刻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保持干净的心灵和清白的名声,在平凡的岗位上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

最新人民的名义党员干部观后感2000字

关于最新《人民的名义》观后感1000字

人民的名义观后心得体会2000字精华篇

关于人民的名义观后心得体会4000字

观看人民的名义心得感想心得体会

热播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三篇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人民的名义党员干部心得体会

关于最新观看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想,看人民的名义有感

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观人民的名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