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建功立业发言稿

|来源:新高考网

篇一: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建功立业发言稿

近日,*对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各级党组织要履行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坚持区分层次,突出问题导向,确保取得实际成效。

推动改革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也难以一任完成,需要一届接着一届干,才能久久为功。然而,有些地方出现“一任领导一套规划”的怪象,热衷重起炉灶。“一任领导一套规划”,破坏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容易贻误机遇、影响发展、造成烂尾。

纵观各地,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不正确的政绩观作祟是重要原因。比如,追求“任期政绩”。部分领导干部认为,“任期政绩”才是“算在自己头上”的政治资本,“接续前任的规划岂不为他人作了嫁衣”?这种错误政绩观,让一些领导干部“新官不理旧事”,为了出政绩千方百计要自己另搞一套。

第二个原因在于有些领导干部盲目追求创新,过于在意其他不切实际的评论。“一些领导当了‘一把手’,就怕干部群众说自己没思路、没政绩、没魄力,因此就要想方设法打造全新的样板工程,另起炉灶成了常事。这也是很多规划和决策为什么短命的原因。”

另外还有决策不科学的因素。目前在一些地方,科学决策机制的建立还停留在口头上。有领导坦言,专家决策、民主决策等,在一些地方形同虚设,“张书记来了种梨、李书记来了种桃”的“翻烧饼”现象时有发生。

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做到“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任接着一任做,一以贯之谋发展。”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本质上来说,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也就是要让党员干部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而今“十三五”已经开局,我们就应用好“两学一做”这一抓手,教育引导每一个党员干部,围绕“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提升自已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深化改革献智慧、出实力、展形象。

  篇二: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建功立业发言稿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的*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推进改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推动新一轮改革大潮涌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进军号。各领域改革不断提速,改革举措出台的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一些多年来难啃的硬骨头啃下来了,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1.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波浪式向前推进。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现在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在整个*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纵观世界,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现在世界各国正在加快推进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在这样的形势下,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认清形势、居安思危、奋起直追。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必将被时代所淘汰。我们要顺应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同时,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当前我国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树倒根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抓住和用好历史性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我国发展走到今天,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当前,国内外环境和主客观条件都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有利。这个历史性机遇千载难逢,抓住就能赢得战略主动,否则就有可能陷于被动。必须增强机遇意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激发党和国家生机活力。

中国的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美好的目标就在前面,风险和考验也摆在我们面前。*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必须一鼓作气、坚定不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2.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管总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勾画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这是改革进程向前拓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对于干部群众准确把握中央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凝聚起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具有重大意义。

坚持把完善和发展*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回答了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效果这个问题。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

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为了更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坚持*改革方向。提出建立*的改革目标,是我们党在*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特别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受到诸多制约,必须继续朝着加快完善*的目标努力,着力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坚持*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要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使各方面自身相关环节更好适应*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

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上不断前进的改革,而不是对*制度改弦易张。在这个问题上头脑必须十分清醒。*强调:“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要增强政治定力,坚守政治原则和底线,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的题中应有之义。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纵观*从诞生到现在的历史过程,怎样治理*社会这样的全新社会,在以往的世界*实践中没有解决得很好。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我们党就不断思考未来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继续探索这个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往什么方向走,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正因为没有拄着别人的拐棍,坚持独立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我们才能始终站稳脚跟,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有主张、有定力。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放弃我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在人权、选举制度、法治等重大问题上,必须理直气壮,不能以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为标准。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全面深化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制度更好;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制度成熟而持久。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西方国家把他们演绎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鼓吹为“普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销。实际上,没有抽象的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所有价值观念都有具体的社会政治内容,都会随经济社会条件变化而变化。我们要警惕借“普世价值”抹黑我们党、我国*制度和文化传统的行为,大力培育和弘扬*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

4.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强调,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如果不能抓紧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人民有所呼,改革就要有所应。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的力量源泉。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5.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触及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利益调整,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协调不顺,处理不好,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难以取得成功。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持辩证法,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不断探索改革的内在规律,重点把握和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保持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

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而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要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轻畸重、单兵突进、顾此失彼。但整体推进又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重要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改革大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关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以这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可以对全面改革起到牵引和推动作用。

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相互依存,没有局部就无所谓全局,没有全局局部也不可能存在,既不能以局部代替全局,也不能以全局代替局部。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目的是要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产生乘数效应,防止局部利益相互掣肘、相互抵消。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每一项改革既要考虑局部的具体情况,更要从大局出发,从全局上来统筹谋划。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防止局部和眼前合理却不利于全局和长远的情况发生。

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方法。对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可以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看得很准了再推开。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坚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战略上要勇于进取,战术上则要稳扎稳打。第一位的是拿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搞改革不可能都是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只要是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估,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干的要大胆地干。同时也要看到,胆子大不是蛮干,必须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对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一个一个解决和克服,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3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的变革前所未有,同时又保持了安定团结。这充分证明,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6.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能否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直接决定着改革成败。*指出:“要注重调动各方面推动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干部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盯住干、马上办。”

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要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引导领导干部树立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思想作风和担当精神。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

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的就是促进派,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的就是实干家。各地区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对抓改革、抓落实负有直接责任,要亲自抓谋划、抓部署、抓督察、抓落实。对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要高度重视、亲力亲为,中央有具体要求的,要一竿子插到底,不折不扣落实下去;中央提出原则要求的,要结合实际进行细化实化。对本地区本部门改革任务,既要抓紧推进、敢于突破,又要立足全局、通盘考虑。要注意配足力量,创新工作方法,把精力集中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要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必须一手抓紧推动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作用的重大改革,一手抓改革举措落地,遵循改革规律和特点,建立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要抓主体责任,凡是承担改革任务的地方和部门,都要知责明责、守责尽责,各就各位、各负其责。要抓督办协调,对敷衍塞责、拖延扯皮、屡推不动的,对重视不够、研究甚少、贯彻乏力的,要进行问责。要抓督察落实,强化督察职能,确定一批重点改革督察项目,形成全党上下抓改革落实的局面。要抓完善机制,抓紧完善督办协调、督察落实、考评激励、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要抓改革成效,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要抓成果巩固,及时总结推广改革经验,把各项成果总结好、巩固好、发展好,努力使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

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离不开营造鼓励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环境。要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注重加强改革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改革政策举措的权威解读,及时研判分析、统筹平衡改革引起的利益关系调整,推动全社会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风尚。

  篇三: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建功立业发言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中央先后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国有企业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提供了重大原则和根本遵循。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供给侧改革主体的国有企业,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企业党组织如何将党建工作有效融入到企业改革发展、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引领、促进和服务企业转型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重点结合广西柳钢集团和部分自治区直属企业的党建工作实践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坚持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行粗浅的探讨和思考。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坚持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和经验

事实证明,党建强企业发展就强。这是党组织作用发挥、优势转化的重要体现。随着*的不断发展和国有企业战略转型的持续推进,以柳钢集团、投资集团等为代表的自治区直属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把握大局大势,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创新思路,探索方法,大胆实践,以党建工作推进企业各项工作,使党的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同频共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思想教育从严,着力于拧紧“总开关”

1.严抓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不间断。柳钢集团广泛采取中心组带头学、支部党员集中学、党校讲授辅导学、微信课堂随时学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锤炼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不断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员干部职工积极为柳钢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调结构、拓市场、促改革、强管理、抓廉政”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及“做优做精钢铁主业,做大做强多元产业”的转型升级道路,为企业“十三五”发展把关定向。

2.严抓党性教育,纪律约束不放松。柳钢集团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做事。如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象扩大至企业全体科级干部,制定下发机关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行为规范,倡导党员干部做到“十讲”,即“坚定信念讲政治、锤炼党性讲忠诚、严守纪律讲规矩、干事创业讲担当、优化服务讲实效、依法履职讲正气、干净做事讲廉洁、提升素养讲学习、融入文化讲和谐、引领新风讲文明”。连续三年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组织纪律、服务转型发展”等主题组织开展“廉洁文化月”活动,通过廉洁承诺签名、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廉洁知识竞赛、廉洁作品创作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在严守党纪上远离违纪红线。

3.严抓引导教育,稳定队伍不懈怠。广西汽车集团2012年开始引入盖洛普Q12测评法,对员工敬业度和工作环境测量,客观科学分析员工状态。坚持每年一次,根据分析数据,用各种方式补“短板”。如冲焊件厂长达11米的笑脸墙记录了所有员工幸福一刻,让人感受到和谐的文化氛围。销售公司“温馨家园”通过板报宣传员工故事、邮件分享工作技巧和感悟、举办员工生日会,让员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员工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导入EAP工具(即员工帮助计划),通过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诊断和建议,帮助员工自我减压和对员工实施关爱、情绪疏导的心理援助与危机预防,在提升工段管理、稳定员工队伍、有效处理与客户的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干部管理从严,着力于提振“精气神”

1.严抓承诺践诺,强化干部责任担当。针对近年来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严峻形势,柳钢集团在中层干部中开展“对职定责、对标践诺”活动,引导中层干部结合企业及各单位策划目标和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量化细化工作“清单”,主动背指标,积极订措施,公开亮承诺,还将反对“四风”、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等纳入承诺内容。170名中层干部的承诺书均上传到柳钢党建网上接受职工群众监督,促使中层干部自我加压,勇挑重担,自觉将工作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影响和带动广大员工积极投身企业降本增效、深化改革的攻坚战,实现降成本35亿元。

2.严抓履职尽责,强化工作执行落实。投资集团开展“百名干部讲履职?百名书记谈责任”系列活动,突出抓好“明责、履责、验责、问责”四个关键动作,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精益求精地做好本职工作。共有1396位党员干部做出履职承诺,收到“履职尽责”专题研讨心得体会353篇、“书记谈主体责任”心得体会136篇,修订和制定涉及干部管理和作风建设的有关制度15项。“双百”活动的开展,较好地解决了各级党员干部在执行层面上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增强了工作执行力、服务力和公信力,在企业上下形成了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


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建功立业发言稿【精编】

学习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建功立业发言稿【优秀篇】

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建功立业发言稿

党委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建功立业发言稿

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建功立业发言稿多篇

有关于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建功立业发言稿

精选乡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建功立业发言稿

党员干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建功立业发言稿推荐

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建功立业发言稿【优秀篇】

单位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建功立业发言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