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精神解读

|来源:新高考网

工作回顾

,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孕育希望的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在压力下砥砺前行、在困难中奋力开拓,全省经济实现了下半年好于上半年的目标。

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低于预期1.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左右,低于预期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高于预期1.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5.2%,好于下降7%的预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左右、6%以上,实现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46.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2%,控制在预期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1%,控制在预期3%以内。约束性指标中,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幅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用水量下降幅度,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烟尘、粉尘减排幅度,劣V类水体比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数量等指标均完成年度任务。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未完成年度任务,其中,大同、吕梁、忻州三市完成年度任务,阳泉、长治、晋中、太原、晋城、临汾、朔州、运城八市未完成年度任务。综观,全省经济仍未进入合理增长区间,增速已连续三年低位徘徊,但标志性、转折性、趋势性变化显著增加。地区生产总值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分别增长3%、3.4%、4%、4.5%左右,呈现逐季加快、逐步向好的态势。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夺得历史第二丰收年。从9月份起,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结束了连续54个月的下降趋势,扭转了与购进价格长达66个月的倒挂状态;从10月份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负增长,企业效益结束了连续16个月的累计净亏损。这些积极变化,有效改善了市场预期,支撑了经济企稳向好。

★坚定推进煤炭钢铁去产能

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淘汰钢铁产能82万吨,率先实施煤炭减量化生产,全年压减煤炭产量1.43亿吨,占全国煤炭减量的40%左右。

★倾力开辟转型综改主战场

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按国土面积的2%左右谋划布局全省开发区建设。整合太原都市区的8个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和高校新区,成立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

★积极培育经济新动能

抢抓新经济布局、区域竞争力重构机遇,加快布局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城建设,引进中科院等科研团队。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开展同煤、焦煤等国企改革试点,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开展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设立煤炭供给侧改革基金。全面实施企业“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

★努力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实施“东融南承西联北拓”对外开放战略,主动对接京津冀。与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实施战略合作,与华为、阿里巴巴、中铝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项目合作。

★千方百计扶持实体经济

开展万名干部入企服务和各类项目受理大起底,实施工业提质增效“20条”、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44条”,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开展煤企京城路演,帮助企业降杠杆、防风险、渡难关。

★夺取脱贫攻坚首战首胜

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八大工程二十个专项行动,加大特色产业扶贫力度,10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900个贫困村有序退出。

★持续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安置煤炭钢铁去产能转岗职工3.16万人。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低保标准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

★狠抓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

扎实推进汾河流域综合治理,完成营造林400万亩。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17.2万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46%、2.14%,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32.9%。

★着力改善发展环境

继续取消、下放、清理规范一批行政审批和中介服务事项。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平台、省市两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建立“13710”工作制度。政府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山西经济正处于一个重大历史拐点。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标志,山西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全省上下进一步强化了新发展理念,深化了对省情特点和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坚定了转型综改、创新驱动的信心和决心。摆脱煤炭过度依赖、加快战略重点转移、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正在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山西已经开启转型综改、创新驱动、全面小康、振兴崛起的新征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省经济虽然呈现低位企稳、稳步向好的态势,但仍没有走出困难时期,多年积累的“一煤独大”结构性矛盾、“一股独大”体制性矛盾、创新不足素质性矛盾远未从根本上解决,企稳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也是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特别是经济增长还缺乏大项目支撑、新要素新动能支撑和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短期很难实现跳跃式增长;企业负债率偏高、区域性金融风险较大、财政收支不平衡、就业增收困难等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发展不平衡,脱贫攻坚难度大,民生社会事业欠账较多,补短板任务十分艰巨;安全生产隐患较多,社会管理粗放,维稳压力较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尤其是雾霾问题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发展环境不优,一些干部不愿为、不敢为、不会为,一些部门和地方服务意识不强、行政效率不高、工作落实不力,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唯有加快转型综改、创新驱动,舍此别无他途!

2017年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总体部署,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有机结合,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全力促进经济稳步向好、民生不断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塑造美好形象、实现振兴崛起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根据新的统计口径设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负转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左右和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约束性指标

资源节约方面,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3%。环境质量方面,包括设区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比例,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劣V类水体比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幅度,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民生改善方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6万人,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13万套。

★大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坚定去产能。重点抓好煤炭去产能,关闭退出煤炭产能2000万吨左右。多渠道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提高先进产能占比。退出钢铁产能170万吨。努力去库存。力争商品房待售面积消化周期控制在10个月左右。降低工业产成品库存。稳步去杠杆。稳妥推进企业债务重组。加大股权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建立企业债务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协调机制。多措降成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支持企业多渠道融取低成本资金。合理降低企业人工、用能用地、物流成本。引导企业眼睛向内挖潜增效。着力补短板。既补硬短板又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又补制度短板,着力加强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岸、港、网”建设等薄弱环节。重中之重是加快补齐脱贫攻坚这个短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健全脱贫攻坚责任制。深入实施特色农业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和电商扶贫,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和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采取政府购买、订单培训、定岗培训、“互联网+培训”等模式,抓好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到村到户精准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措施。创新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模式。确保完成14个贫困县摘帽、2270个贫困村有序退出,完成12万贫困人口易地搬迁和3万人同步搬迁。

★大力支持做强实体经济

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施大数据战略,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慧山西,推进智能制造。出台促进大数据发展政策措施。推进数据中心建设。构建大数据全产业链。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大数据与制造业、现代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围绕轨道交通装备、重型机械、能源装备等优势领域,着力提升自主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园和产业孵化基地建设。筹划建设省级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发展新兴潜力产业。依托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潜力产业的既有基础,瞄准发展前沿,强化政策支持,做大做强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新型无机非金属和前沿新材料。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推进节能装备、环保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深化煤电联营,推动煤电材、煤焦化一体化发展。发展差异化、高端化的煤基化工产业。推动食醋、白酒、乳制品、陶瓷、玻璃器皿等产业提档升级。做大做优建筑业。推动建筑企业整合重组,培育扶持专业资质企业。支持企业开拓省内外市场。支持企业建立全产业链生产体系。

★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稳粮优经扩饲,做精杂粮、做优果菜、做强畜牧、做好药材。构建六大特色农业发展区域。切实抓好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扩大农产品精深加工规模,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合作使农民同经济组织及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快发展功能农业,推进药食同源产品开发。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打造山西“农谷”,组建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建设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和功能农业示范区。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强化农业基础支撑。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整合出台新的强农惠农政策。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

★大力发展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金融业创新发展,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做大做强金控集团,组建晋商人寿保险公司,推动组建民营银行;培育壮大天使基金、种子基金、创投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通过可转债、永续债、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促进能源产业升级改造。推进咨询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发展以会计、法律、审计、评估、专利代理为重点的咨询服务业,引入政府采购机制,积极推动重大决策、工程技术等领域引入咨询服务。推进物流业智慧发展,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多式联运、城乡快递、冷链物流,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建设重要物流设施;推进会展业提速发展,在太原规划建设大型会展中心,引入市场化办会机制,延伸会展产业链。推进幸福产业提质升级,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健康、休闲、养老等幸福产业,规划建设融旅游、度假、养老、医疗于一体的健康养老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新兴消费,培育信息消费、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消费;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推动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发展大众餐饮、特色餐饮。推进住宿业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特别要把文化旅游业加快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上半年基本完成全省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各类利益关系。以“旅游业+”为思路,把握“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包装一批项目、引进一批战略合作者、培育一批经营主体、搭建一批投融资平台、打造一批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做强寻根觅祖、古建宗教、晋商民俗、太行山水、红色经典等旅游品牌。组建省级文化旅游投资平台。提升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重点景区品质。发展生态游、商务游、休闲游、旅游养老、会展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全域旅游。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开发区整合、改制、扩区、调规。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各类利益关系,推行“三化三制”。重点抓好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力争4月底前启动起步区建设。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全面启动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建立完善PPP有效推进机制,设立促进经济转型新动能投资基金。加快市场化融资步伐,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抓好股份制电力交易机构运营。加快推进转型综改示范区产业园区等增量配电业务试点。扩大直供电规模和范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抓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多证合一”登记模式。有序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试点,开展简易注销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集体土地征收、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战略

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推进十大创新行动。建立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政策。推进科技重大专项和产业化示范项目。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强高层次创新团队建设。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加快科技创新城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一流的人才政策。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开展高层次人才年薪制、项目工资制、协议工资制、绩效工资制试点。取消机关事业单位控编进人卡和进人计划卡,全面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构建全新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

★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实施“东融南承西联北拓”战略。积极参与京津冀一体化,深度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差异化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深化与中原经济区、沿黄经济区合作,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内通外联。优化提升“铁、公、机”,推进14个未连通高速公路出省口建设。完善骨干机场功能。加快建设“岸、港、网”。加快太原、大同、临汾无水港建设。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复制推广国家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在投资管理、服务业开放等领域,进一步探索新体制、新模式。扩大山西产品出口规模。积极扩大进口。高效精准招商引资。实施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会展招商、网络招商、委托招商等,抓好熟地储备等要素供给,加强跟踪服务,促进项目落地投产。推进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

★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多层次培育双创主体。引导国有大企业自主创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双创主体的示范效应。孵化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扶持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小巨人”企业。支持创建双创示范基地。推动新建基地型、旧企业闲置厂房改造型、城市楼宇型等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实现各类创业者“拎包创业”。培育认定一批众创空间。加强创业创新政策支持。放宽新产业新业态市场准入。对创业者购买创新服务、开展技术合作等给予扶持。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制度。加强双创财政金融支持。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样,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

★大力培育文化软实力

挖掘文化宝藏。启动山西文化资源大调查。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和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实施“文明守望工程”。推进文物密集区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提高文化普惠水平。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大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开展全省文化产业统计普查。壮大省属文化企业集团,支持中小微等各个层次文化企业发展。加快文化与旅游、信息、科技、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深化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建设“文化晋军”。大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推动太原都市区提档升级。在太原开展“五规合一”试点,年底前在全省推开。推进太原都市区交通建设。着手规划建设以晋阳湖为中心的太原西山片区。支持太原做优做强、做特做名。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功能。积极推进晋北、晋南、晋东南三大城镇群建设。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有序调整行政区划,扩大中心城区行政区域范围,逐步解决“一市一区”问题。继续实施“大县城战略”,推进产城融合。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41个农村垃圾治理试点县和8个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示范县建设。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6.6万户。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鼓励就近城镇化、梯度城镇化。合理安排市域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等空间布局,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控煤、治污、管车、降尘力度,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完成国家下达的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任务。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响应和联动机制。依法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完成营造林400万亩。推进大小水网建设,加快完成万家寨引黄全能力配套工程,实现大水网隧洞骨干连通工程全部贯通县域小水网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能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推进重点行业能效对标。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推进土地、矿产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全面推行“河长制”。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

★大力推进民生改善

积极扩大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4050”人群、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着力增加居民收入。适时适度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全面推行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资政策。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加强社会保障。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入轨运行。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并轨。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推动脱贫线、低保线有效衔接。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在城镇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全省所有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基本达标。启动实施“1331”工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健康山西建设。全面推开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完善医院补偿机制。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药品流通领域“两票制”改革。支持有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做大做强。

今年,省政府将再办好六件民生实事:一是实施3.5万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二是对36个贫困县建档立卡的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三是为全省城乡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和诊断服务,四是新建600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五是实施6万名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培训,六是免费送戏下乡1万场。

★大力抓好安全稳定工作

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企业(单位)主责、失职追责”,按照“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压实各级政府领导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进依法治安。全面落实新修订的《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完善各级政府安全监管执法体制。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严查处。实行目标考核“一票否决”。严查整治安全隐患。全面开展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整改无望的予以关闭,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坚决打击取缔。提升安全生产基础保障水平。在重点领域强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开展“反三违”专项行动。实施一批煤矿灾害治理、军工化工企业搬迁等领域的重大安全治理项目。加快实现尾矿库安全在线监测全覆盖。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网上信访机制,有效调处矛盾纠纷。健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体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深化平安山西建设。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人民政府建设

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在政府机关设立建议提案和民生服务专门机构,常态化征集承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意见,办理民生事务。完善行政首长信箱运行机制。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开展问政和评议活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终身责任追究制及责任倒查机制。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加强经济领域立法。首先在省政府组成部门设立专门内审机构,加强审计监督。探索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等制度。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

★加强效能政府建设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深化拓展延伸“13710”工作制度,今年6月底前在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全面建立电子督办平台。用好省市县企业咨询投诉举报新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加强担当政府建设

认真落实省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办法、支持干部改革创新合理容错办法,鼓励大胆作为,宽容合理失误。建立清晰明确可追溯的责任体系。健全重点工作督查机制。对不作为、慢作为、不落实、假落实行为,严肃追责问责。

★加强廉洁政府建设

履行好各级政府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任务的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省政府组成部门设立党组(党委)办公室,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实行审计全覆盖。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常态化、长效化。坚决查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