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以下是www.xindetihuiya.com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
1、深入基层少,联系群众不够紧密。一是依靠群众的观念不强,在工作中未做到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提意见和建议,未能很好地汲取群众的智慧,未能认真学习总结和利用群众创造的经验。二是为基层服务做得不够,为群众办实事少,在解决群众问题上,总认为很多事普遍问题,不是自己解决的,没有尽全力去争取和努力。
2、联系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深入群众不够经常,体察民情不够直接,服务群众不够主动,排解民忧不够及时。
3、接触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偏少,有效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方式单一。
4、与当地干部接触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少。看成绩和亮点多、深入矛盾和问题较集中的地方少。沿路看得多、到边远山区村庄少。进村入组驻户与群众交流不足、交心少,缺少了解群众呼声的实际动作,没有真正沉下去,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研究问题和措施,导致了解和掌握情况不够全面。
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一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是广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党员意识在强化的牵引力,在深化学习教育的过程中,蒲城县教育局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蒲城县委、县政府,把开展联村包户精准扶贫工作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组建教育局驻永丰镇温汤村的扶贫工作队,扶贫工作队以工作实绩赢得了温汤村两委会及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保证。扶贫工作队驻村过程中,注重指导该村支部深化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文件、政策、*系列重要讲话,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制度,协助完善“六卡一台账”等相关党建工作档案,完善村图书馆设施、充实资料,引导村民尤其是村委成员学习,让村民及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了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意向,掌握精准扶贫策略与帮扶政策,做好村民的宣传员、产业发展的引导员。积极联系蒲城县科协、东陈初中、永丰初中,为该村党支部充实了相关资料600余册,书柜2个、书架1个。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联系蒲城县文广局,为该村争取文化活动用品,进一步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在蒲城县教育局机关支部的支持下,10月21日邀请蒲城县委党校常爱珠老师到温汤村为全体党员上专题党课,并解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三、四次专题研讨要义。
二是扎实开展入户调研。入村伊始,工作队先通过召开成员会,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以“精确掌握村民需要什么”和“明确贫困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两条主线为初期工作开展的方向,逐户展开入户调研工作。九月份,工作队坚持驻村工作23天,走访贫困户28户,走访党员干部家庭10户。每到一户认真记录并发放联系卡,详细掌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村上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并与村书记、主任多次讨论,结合调研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三是持续跟进精准发力。驻村工作中,工作队及时解决贫困户提到的子女上学的急事、难事。为贫困生争取帮扶政策并得到落实,同时蒲城县永丰镇中还安排辅导老师为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协调对接贫困户学生所在学校,及时掌握学生在校情况并在政策允许内给予贫困户学生一定的资助。截止目前,在该县永丰初中上学的6名温汤学生的学校帮扶工作已经落实。
四是鼓励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是贫困脱贫的重要途径。工作队积极联系蒲城县科协、科技局、林业局等部门,根据该村地理优势,商讨脱贫对策,确定了建立食用菌养殖村民合作社的工作思路。在村两委会支持下,通过蒲城县科技局组织村两委会成员和村小组组长到蒲城县陈庄镇西陈村、桥陵镇路家村参观学习食用菌养殖项目,并联系蒲城县科协在养殖技术上给予帮助,协助蒲城县永丰镇政府落实现代农业发展帮扶政策,彻底消除了该村干部群众的后顾之忧,使得食用菌养殖合作社项目顺利落地。目前,针对该项目村两委会已制定出了实施方案,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项目规划书已经成型,各项工作正在紧密实施。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服务群众任重而道远,下一步蒲城县教育局将加大措施,以党建引领、优化教育、精准帮扶和产业发展四方面帮扶思路,积极发挥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的真抓实干、勇当先锋为蒲城的教育再添辉煌,实实在在的服务群众。
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二
我们党的基础在基层、根基在群众。群众路线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强调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和教育引领群众结合起来。因此,教育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政治功能,是贯彻落实*“从严治党、大抓基层”要求的务实举措,还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县坚持以农村为重点,探索推广在服务中教育引领群众的“四四”工作机制,以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提出这一课题,一是切合强化农村党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就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从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化政治引领功能,重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同志也多次强调,要推动党组织在强化政治引领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教育引导群众上持续用力,解决党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法治化不适应的问题。这些都为推进教育引领群众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符合强化群众工作的新变化。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各种期盼不断提升,部分群众的政治素质、法治意识和参政能力不强,有时对党的政策和主张不理解,甚至抵触和反对。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神经末梢”,必须针对群众的思想实际,加强教育引领,析事明理,解疑释惑,把广大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正确对待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充分理解和相信党委政府努力为人民谋求福祉的决心,理性合法地表达访求,以主人翁的姿态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适合强化自身建设的新挑战。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受一些外部因素的负面干扰与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政治功能弱化、服务方式单一的问题,少数党员干部不愿深入基层“问计问政”,不能深入群众“问寒问暖”,不会深入一线“问需问缺”,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制约了党组织的功能发挥。这些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自身建设,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新挑战新要求,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政治引领、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使党的思想理念、政策主张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追求,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主干线、凝聚党心民心的主渠道。
【具体做法】
如东县委在深入研究新时期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新要求的基础上,探索推广教育引领群众“四四”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在服务中教育引领群众、在教育引领中更好服务群众的生动局面。具体做法是:
一、打造四大平台,突出思想引导。一是举办“理论课堂”。完善三级教育体系,建设“扶海学堂、周末讲坛、一线课堂、先锋讲堂”等理论教育平台,发挥县理论讲师团成员、镇区党校教员、“百姓名嘴”等骨干作用,常态化开展“送理论下基层”活动,通过“田间党课”、“船头党课”等小型、灵活的方式,普及党的创新理论,全年各镇区理论宣讲活动达到150多场次以上。二是组办“草根讲堂”。注重从普通群众中的创业标兵、致富典型、道德模范中挖掘典型事迹,形成宣讲材料,注重从村居干部、种植大户、大学生村官等基层群众中培育“草根讲师”,组建“百姓宣讲团”,积极开展“百姓故事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让普通人讲身边的故事,将深奥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内容故事化,以深入浅出地方式弘扬重礼崇德的良好社会风尚。三是创办“文化礼堂”。实施“文化惠民百村行”活动,利用“流动放映队”、“普法大棚车”、“黄海新剧团”等县级群众文化活动载体,正常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重视群众业余文艺队伍建设,镇区组建演出小分队50多支,自行编排各类节目400多个,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推动“乡音”传“党音”,培养群众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情趣。四是开办“空中学堂”。利用如东政府网、“无线如东”客户端等信息化平台,每天准时推送党务政务信息等,培育群众爱党爱国、崇德向善的价值认同。镇区通过远程教育网等方式,开设“网络课堂、远教课堂”,传递新风尚,播撒正能量。村居充分发挥有线广播“小喇叭、大课堂”作用,通过自办节目教育引领群众自觉传承家庭美德,遵守社会公德。
二、倡树四类典型,强化行为示范。一是坚持以身边群众的先进事迹鼓舞人。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最美如东人、寻找身边感动”等评比活动,努力发现“凡人善举”、举荐“平民英雄”、褒扬“最美人物”,弘扬“厚德笃行、扶海越江”新时期如东精神。组织“五好家庭、最美婆媳、孝老标兵、诚信模范”等评选活动,培树8类群众身边的平民典型,用身边典型的鲜活事迹引导群众知荣辱、讲奉献、树正气。二是坚持以普通党员的模范作用引领人。建立农村党员承诺、评议制度,推进党员立足本职、履职尽责。严格“统一活动日”制度,组织集中学习,引导党员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引导党员带头讲科学、破旧俗、守纪律、顾大局,进而团结带领基层群众共同弘扬新风、倡扬正气。三是坚持以基层干部的表率行为带动人。注重从源头上选优配强村干部,常态化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开展“十佳村党组织书记、如东县最美村官”评选表彰活动,编印事迹材料,实施立体宣传,倡树一批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典型,用基层干部扎根基层、默默无闻、敬业奉献的高尚品格教育感化群众,形成行动自觉。四是坚持以志愿者的真情服务凝聚人。以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村官、青年团员等为主体组建村居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常态化服务活动。全面推进400平米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建设,强化服务保障。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进村居、进户头”活动,每名志愿者都认领服务项目,每个群众诉求都有志愿者认领,形成“志愿者真情服务、群众广泛参与”的生动格局。
三、抓实四个重点、融合党意民心。一是倾听民意,注重社情疏导。开通民情信箱、民生微信,畅通民情表达渠道。建立“定人负责、定点巡访、定期研判”民情征集疏导机制,定期汇总社情民意,分析研判形势,反馈办理情况。推进矛盾纠纷排查预警管理,扎实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和矛盾调处工作,形成“收集?汇总?办理?反馈”衔接紧密的民情疏导机制,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二是广纳民智,强化民主协商。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卡、召开座谈会,定期征集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探索“基层民主论坛、干群对话会、民主开放日”等做法,扩大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定期组织党员群众旁听党组织会议、评议党组织班子,使基层党组织决策和服务更加符合群众意愿。三是善解民忧,优化诉求回应机制。编制便民服务菜单,发放党员服务卡,开通便民服务热线,实行村干部坐班制,满足基层群众个性化服务需求。建立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领导包案等群众诉求办理制度,推行群众事务党员代理、包案处理等做法,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人、排百家忧、解百家难”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在帮扶中教育群众,在感化中引领群众。四是汲取民力,共建美丽村居。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村居能手找准发展项目,带头创业致富,进而反哺乡里。举办“经济发展汇报会、亲情回归恳谈会”,多方与在外成功人士进行联络,加大政治关心和事迹宣传力度,引导其支持捐助家乡公益事业,或积极回乡创业,进而引领广大群众用义务劳动、捐资助物等方式参与村居建设。
四、健全四项机制,优化工作保障。一是建立工作联动机制。依据部门工作性质,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宣传部、政法委、工青妇等有关部门和各镇区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将教育引领作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精心谋划,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务求实效。二是健全联系群众机制。以维护群众利益,以了解群众、学习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为主要任务,建立调查研究、驻点联系、挂职任职、来访接待、谈心谈话等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直接联系群众的过程中锤炼党性、转变作风、提高能力、树好形象。三是完善宣传引导机制。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教育引领群众的新办法,总结提炼固化的长效机制并系统推广,用基层经验推动基层工作。同时充分运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舆论导向,营造教育引领群众的良好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四是优化工作考评机制。把教育引领群众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考评范畴,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与领导班子评价和干部奖惩任用挂钩,加大群众工作责任追究力度,切实用好考核评议结果,形成鼓励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良好导向。
【主要成效】
实践证明,推行教育引领群众“四四”工作机制,使基层党组织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更加扎实,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因民心凝聚而充分彰显。8月31日,《中国组织人事报》整版聚焦、深度报导,引起广泛影响。其主要成效如下:一是广大群众爱党爱国意识不断增强。全县开展“送党课到基层”理论宣讲1250多场,组织“百姓宣讲团”宣讲285场次,“文艺惠民百村行”活动累计演出1500场次,利用信息平台推送党务政务信息3万多条,利用村级有线喇叭播出教育引领自办节目2630多期,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和价值体系有效地教育、武装群众,进而统一群众思想,构建价值认同,形成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二是平民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全县组建“榜样如东”事迹报告团巡讲45场,举办“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围垦精神主题报告会15场,评选8类群众身边典型550多人次,扎实推进“114”惠民服务行动,党员为群众提供服务55000人次,用凡人壮举影响带动群众、示范引领群众,进而团结带领基层群众众志成城、开拓前进。三是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增强。全县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率100%,党员旁听各级党组织会议2215人次,通过民主协商机制决策村级重大事项1048件,节约资金1850多万元,解决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3200多条,化解各类疑难矛盾纠纷241件,在科学决策中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效推进党的主张与群众意愿有机统一,有效推进了基层治理法制化进程。四是广大党员服务群众成效不断彰显。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网格化”设置模式,恢复村民小组2058个,党员中心户8537户,排查收集社情民意近3万条,妥善处理群众反映强烈民生问题4600多件,建成村级“一站式”便民大厅256个,受理群众诉求3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8.42%,真正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使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了“民得实惠、党得民心”的双赢效果。
【启示】
构建“四四”工作机制,做好在服务中教育引领群众工作给我们深刻启示:
一是把握内涵要求是前提。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发挥其服务功能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政治功能寓于服务功能之中,服务功能是政治功能的具体体现。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的内涵要求,准确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将教育引领与服务群众相互融合,在服务中引导党员群众增进爱党、忧党、兴党的政治认同和行动自觉。
二是顺应群众需求是根本。要将“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主要任务,将“接地气、聚民心、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基层群众最需最急最盼的难题入手,从群众诉求多样化的实际出发,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在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诉求、做好群众工作中践行党的宗旨,推动教育引领工作与服务党员群众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三是典型示范引领是重点。教育引领群众工作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善于挖掘、总结和培育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公认的特色做法和先进典型,不断加大好经验好做法的宣传推介力度,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良好舆论导向,营造个个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为面广量大的基层党组织树标杆、作样板。
四是形成工作合力是关键。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牢固树立“大党建”理念,组织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育引领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广大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队伍联建、资源联享、组织联动、困难联解、整体联动、合力推进的生动局面。
五是常态长效机制是保障。必须强化各级党组织管党主体主责主抓意识,构建责任明确、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履职机制,把教育引领群众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抓常、抓细、抓实”的理念,强化工作考核,使教育引领的过程充分体现党员群众的意志、利益和需求,充分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任务和要求,推动教育引领工作常态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