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不能快餐化
|来源:新高考网
据笔者了解,目前不少地区的教育业务主管部门为了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选取了不同的诗、词、散文、曲赋等背诵篇目,下发给基层学校。在各个班级,语文教师负责监督背诵,并辅以比赛考试做保障。目前,这些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拍照、录视频、上电视、做报道,一时间搞得好不热闹。
这种做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同阶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饭菜”,总比吃“大锅饭”强多了,也省却了学校和教师的不少麻烦。但是,这种营养供给方式,只能算是快餐式的,是可口了些,未必营养丰富。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岂是背上几首古诗、几篇散文就能学好的?别说是“皮”了,恐怕连“毛”也学不好。二是单一的诗词背诵容易让学生得“厌食症”。如果不加设计,硬性增加背诵任务,他们会本能地生发出一种抵触情绪,起到反作用。三是高强度的诗词背诵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诗词有一定的情景创设,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便于消化吸收。
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不能讲究速成,必须有一个全盘的规划和考虑,慢慢来。
要做好融合。传统文化一定要配合各科课程“大盘”来加入。根据课程特点,在语文课、历史课和其他课程中适当地加入传统文化内容。
要做好适当的“加工”。既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口味,又要精心选择素材,与学校课程精心组合搭配。设计好主课堂的内容,更要利用第二课堂,在各类活动中加入传统文化内容。
事实上,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精心做好“进”的工作,选好方式方法,不能简单化、机械化,否则,容易落入形式主义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