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新疆高考历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录取数据,包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在新疆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1、2021年新疆理科类考生要想上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外合作)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26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1224名,招生录取人数为3人;

2、2022年新疆文科类考生要想上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9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6819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0人;

3、2021年新疆文科类考生要想上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外合作)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626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3人;

4、2020年新疆文科类考生要想上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外合作)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11分,最低录取位次是917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人;

5、2020年新疆文科类考生要想上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8分,最低录取位次是589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3人;

二、新疆上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在新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新疆 2022 理科 本二 29 367 23642 省政府
新疆 2022 文科 本二 20 397 6819 省政府

2、2021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在新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新疆 2021 理科 本二 3 326 31224 省政府
新疆 2021 理科 本二 24 379 22160 省政府
新疆 2021 文科 本二 17 423 6544 省政府
新疆 2021 文科 本二 3 427 6263 省政府

3、2020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在新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新疆 2020 理科 本二 5 362 28752 省政府
新疆 2020 理科 本二 22 403 21573 省政府
新疆 2020 文科 本二 5 411 9177 省政府
新疆 2020 文科 本二 13 448 5895 省政府
2023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在湖南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在安徽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务处联系方式有哪些 办公室常用电话汇总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务处官网首页地址:http://jwc.hntou.edu.cn/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新生分配在哪个校区(总共几个校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专业排名(王牌+重点)
2023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查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转专业要求申请难不难(什么时候转专业)
2023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

三、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亚市人民政府、三沙市人民政府等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省属高校,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成员院校,也是海南省中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摇篮和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地。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1954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和1958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几经分合、调整、更名,于1993年由海南省通什师范专科学校和海南省通什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琼州大学(专科),2006年琼州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琼州学院,同年4月海南民族师范学校并入琼州学院。2009年学校主校区由五指山市搬迁至三亚市。2015年9月,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8年12月,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转隶归属学校管理。学校拥有三亚、五指山两个校区,校园面积2100多亩。现有总建筑面积53.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97771.82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112.24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77.07万册,电子图书206.97万册。学校现有19个二级学院,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8个专业硕士点,53个本科专业(其中18个涉海本科专业),2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涵盖理、工、管、文、法、农、教、艺、史9大学科门类。学校已有海洋科学等18个涉海类专业(方向),确定了海洋科学与技术、热带海洋生命、热带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海岛旅游、民族等五大特色学科方向和领域,初步形成了以海洋、旅游、民族、生态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院士工作站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9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双百”人才团队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13个。此外还有科技部、教育部、外交部等国家部委批准或设立的大学科技园和对外交流、人文社科、人才培训类平台基地10余个,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支撑平台。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40多人,高级职称教师450多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30多人,双聘院士4人。教师队伍中既有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优专家,省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南海名家、省515人才第一、二层次人选,全国师德标兵、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也有来自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双师型教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730多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41人,本科生15429人、专科生2878人,留学生83人。学校确立了“服务需求,心智为本,通专结合,德能并举,知行合一,创新自立,勇于担当”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教学中心地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先后设有中国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海南)三亚基地、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马克思主义者学院等,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328项、省部级奖励669项。近3年在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铜奖2个,“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1个、铜奖1个,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1个、铜奖2个,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个人各1个。在电子设计大赛、导游大赛、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表现出色,获得国家级一等奖90个,二等奖72个,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大洋奖1个。学校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2次,“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2次,“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3次。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376项,省部级以上项目12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8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2项。学校海洋测绘保障应用项目获得资助7991万元,三亚崖州湾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牧场教学科研示范基地项目获得资助5000万元。在海南黎、苗族本土文化研究方面,《黎族通史》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实现了海南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学校先后获得“海南省产学研结合十大杰出院校”“海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先进院校”、海南省“十三五”产学研合作优秀单位、海南省“十三五”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单位和海南省“十三五”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荣誉称号。学校注重发挥科技支持、文化影响、智力服务等作用,主办的《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成为“RCCSE中国核心期刊”“中国高校民族类特色科技期刊”。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一批国家、省、市科技创新项目;分别承担了“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国家“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组织开展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