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工智能专业全国大学排名,附前十名具体名单
全国人工智能专业大学前十名名单是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具体完整名单见下表,供2024年考生参考。
一、全国人工智能专业全国大学排名
档次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办学层次 |
A++ | 1 | 南京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3 | 电子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 | 东南大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 | 华中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6 | 清华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6 | 山东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6 | 四川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6 | 天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6 | 浙江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6 | 中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北京理工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北京师范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复旦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吉林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昆明理工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南昌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上海师范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太原理工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同济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武汉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西安交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西南交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厦门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中国农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中国人民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13 | 中山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二、人工智能国家级专业的大学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级别 |
1 | 上海交通大学 | 人工智能 | 国家级 |
2 | 南京大学 | 人工智能 | 国家级 |
3 | 东南大学 | 人工智能 | 国家级 |
4 | 华中科技大学 | 人工智能 | 国家级 |
5 | 四川大学 | 人工智能 | 国家级 |
6 | 电子科技大学 | 人工智能 | 国家级 |
7 | 山东大学 | 人工智能 | 国家级 |
8 | 中南大学 | 人工智能 | 国家级 |
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人工智能 | 国家级 |
三、人工智能省级专业的大学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级别 |
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2 | 北京师范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4 | 中山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5 | 西北工业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6 | 吉林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7 | 北京交通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8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9 | 北京科技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10 | 西南交通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11 | 江南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12 | 河北工业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13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人工智能 | 省级 |
1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人工智能 | 省级 |
15 | 海南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16 | 南昌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17 | 河南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18 | 上海师范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19 | 昆明理工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20 | 中北大学 | 人工智能 | 省级 |
四、人工智能专业简介、就业方向、就业前景
1、人工智能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人工智能数据技术、机器学习基础、深度学习框架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应用开发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智能软件设计与开发、智能系统集成、智能应用系统部署与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人工智能专业就业方向
面向人工智能训练师、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人工智能数据服务、算法模型训练与测试、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人工智能系统集成与运维等岗位(群)。
3、人工智能专业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
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具备丰富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多个领域找到就业机会。目前,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互联网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医疗健康公司等多个行业。同时,也可以选择进入科研机构、教育机构等单位工作。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具备实践经验,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为企业或机构带来更多的价值。
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领域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未来几年,人工智能专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深度学习算法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未来将有更多的公司和机构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更加成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未来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需要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支持。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结合将更加紧密。物联网技术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数据源,未来将有更多的人工智能应用基于物联网平台。
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区块链技术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方式,未来将有更多的人工智能应用基于区块链平台。
未来展望
未来,人工智能专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的创新和实践应用。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领域的人才需求也将会持续增加。未来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技能和知识,能够跨学科合作创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该领域的人才培养也将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未来几年该领域的发展将更加迅速和多样化。对于想要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来说,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来学习和实践。同时,也需要不断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