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重庆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关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重庆招生计划数据,包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重庆的招生专业及该专业招生人数、招生专业代码、招生批次和科目要求等信息,希望对你有帮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重庆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重庆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重庆的招生计划大气科学类((包含专业大气科学。))招生录取人数为6人;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重庆的招生计划应用气象学专业招生录取人数为3人;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重庆的招生计划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重庆的招生计划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重庆高考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2023参考

1、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重庆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专业 招生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招生代码 选科要求 科目
大气科学类 ((包含专业大气科学。)) 6 重庆 2022 / 本科 502 物理+不限 物理
应用气象学 3 重庆 2022 / 本科 503 物理+不限 物理
电子信息类 ((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2 重庆 2022 / 本科 528 物理+不限 物理
计算机类 ((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 2 重庆 2022 / 本科 530 物理+不限 物理

2、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重庆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专业 招生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招生代码 选科要求 科目
大气科学类 ((包含专业大气科学。)) 6 重庆 2021 / 本科 504 物理+不限 物理
应用气象学 3 重庆 2021 / 本科 505 物理+不限 物理
电子信息类 ((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2 重庆 2021 / 本科 532 物理+不限 物理
计算机类 ((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 2 重庆 2021 / 本科 533 物理+不限 物理

3、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重庆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专业 招生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招生代码 选科要求 科目
大气科学类 ((包含专业大气科学、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方向)、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大气科学(大气环境方向)大气科学(水文气象方向))) 11 重庆 2020 / 本一 00 - 理科
202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山东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山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河南理工大学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4年辽宁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上饶师范学院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吉林医药学院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昆明学院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牡丹江医学院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广西中医药大学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吉首大学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师资力量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占地2000余亩;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位于天长市金牛湖新区,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无锡校区位于无锡市锡东新城,建有滨江学院(现已转设为无锡学院)和南信大无锡研究生院、无锡研究院、无锡校区国教院;另在南京市江北新区、六合区、雨花台区建有大学科技园及其文旅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58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8300人、硕博研究生约6200人、留学生(学历生)约1300人。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教育部近两次一级学科评估中先后获评全国第一和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