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的历年投档最低录取分数线,包含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招生录取人数,考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其历年在江西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等关键信息,今年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的投档录取分数线预测分,已经可以在高考升学网上面查询了。

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一、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最低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高考升学网院校库公布的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的历年最低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14分至574分,录取位次在48430 至7141区间,江西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西华师范大学。

1、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8430名;

2、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7233名;

3、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2595名;

4、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2232名;

5、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2652名;

二、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历年投档线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

1、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14 48430 80
2022 江西 文科 本一 544 8658 48

2、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536 37233 93
2021 江西 文科 本一 579 7299 60

3、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553 32595 42
2020 江西 文科 本一 559 7141 43

4、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江西 理科 本一 536 32232 34
2019 江西 文科 本一 566 7346 21

5、西华师范大学在江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江西 理科 本一 536 32652 34
2018 江西 文科 本一 574 8045 23
西华师范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西华师范大学与福州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西华师范大学在青海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普洱学院与西华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西华师范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武汉晴川学院与西华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亚学院与西华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无锡太湖学院与西华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华师范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滁州学院与西华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西华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与西华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西华师范大学最新师资介绍和简介

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46年,发轫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立东北大学。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至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在川北有识之士倡议及川北三十六县十盐场支持下,依托东北大学的川籍师生在三台原校址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私立川北农工学院与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先生创立的西山书院共同组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迁至南充市,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组建公立川北大学。1952年学校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等高校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学校一分为二,留在南充的部分更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南充师范学院,1989年恢复“四川师范学院”校名,2003年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积淀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训。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教报国、育才造士,矢志不渝为民族复兴和地方建设服务;始终坚持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矢志不渝为基层教育和基础教育服务;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严谨治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矢志不渝传承和弘扬学校的办学精神;始终坚持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争创一流,矢志不渝擘画和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