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华师范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四川高考历年西华师范大学的录取数据,包含西华师范大学在四川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西华师范大学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华师范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华师范大学

1、2021年四川理科类考生要想上西华师范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3分,最低录取位次是91059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98人;

2、2020年四川理科类考生要想上西华师范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7386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243人;

3、2020年四川理科类考生要想上西华师范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1分,最低录取位次是89168名,招生录取人数为300人;

4、2022年四川文科类考生要想上西华师范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556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622人;

5、2020年四川文科类考生要想上西华师范大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其它)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7704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0人;

二、四川上西华师范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西华师范大学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四川 2022 理科 本一 2480 522 75982 省政府
四川 2022 理科 本二 246 506 92450 省政府
四川 2022 文科 本一 1622 545 15565 省政府

2、2021年西华师范大学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四川 2021 理科 本一 2522 532 72135 省政府
四川 2021 理科 本二 298 513 91059 省政府
四川 2021 文科 本一 1352 549 14582 省政府

3、2020年西华师范大学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四川 2020 理科 本一 70 529 81375 省政府
四川 2020 理科 本一 2243 537 73865 省政府
四川 2020 理科 本二 300 521 89168 省政府
四川 2020 文科 本一 20 527 17704 省政府
四川 2020 文科 本一 1545 532 15638 省政府
西华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2023年西华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附西华师范大学分数线
2023年西华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全国排名怎么样(最新)
2023年西华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啊
西华师范大学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西华师范大学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西华师范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西华师范大学新生分配在哪个校区(总共几个校区)
西华师范大学专业排名(王牌+重点)
西华师范大学转专业要求申请难不难(什么时候转专业)  
2023年西华师范大学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  
西华师范大学新生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独立卫浴和卫生间吗

三、西华师范大学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46年,发轫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立东北大学。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至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在川北有识之士倡议及川北三十六县十盐场支持下,依托东北大学的川籍师生在三台原校址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私立川北农工学院与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先生创立的西山书院共同组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迁至南充市,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组建公立川北大学。1952年学校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等高校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学校一分为二,留在南充的部分更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南充师范学院,1989年恢复“四川师范学院”校名,2003年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积淀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训。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教报国、育才造士,矢志不渝为民族复兴和地方建设服务;始终坚持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矢志不渝为基层教育和基础教育服务;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严谨治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矢志不渝传承和弘扬学校的办学精神;始终坚持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争创一流,矢志不渝擘画和推进学校的强校事业,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步,办学实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成功入选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首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是四川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确定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和四川省重要的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基地、在职教师培训基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基地,是全省首个被授牌“四川省优秀大学生选调基地”的省属高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的综合性大学,被誉为“读书的好地方、选才的好去处”。学校学科优势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现有81个本科专业,有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生态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天文学、中国史等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生态学与生态治理学科领域、政治学与社会治理学科群纳入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四川省属高校中唯一入选的全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南充市重点实验室6个;拥有省级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3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4个。建有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中心西南分中心、国家林业局竹资源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熊猫主食竹保育示范基地等9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川北历史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及川东北航空模型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拥有四川省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生态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院、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等科技转化与社会服务科研机构。学校名师荟萃,师资力量雄厚。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著名古代文学专家郑临川、周虚白、傅平骧,史学专家赵吕甫、龙显昭,哲学专家李耀仙,遗传学专家汤泽生,国际公认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胡锦矗、中国隐翅虫分类研究专家郑发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发展积淀了浓厚的学术底蕴。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5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10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800余人。获评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四川省“天府*”、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各级各类优秀人才荣誉称号的有100余人;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5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口碑好。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30000余人。学校承担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400余项、省级800余项:其中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国家级“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3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77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70余年来,累计为社会培养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