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新奠基“催化”垦沃土

|来源:新高考网

蔡启瑞化学家(1914.1.7?2016.10.3)

■清明祭?今天,我们为逝去的师者扫墓

了解您的人都说,您这一生,是对化学痴迷,对祖国忘我。而这其中,又离不开一个“爱”字。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对峙,在美的中国专家学者,一概被滞留。彼时的您正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留学,您心急如焚,年年递交回国申请,收到的都是拒令。直到1955年8月1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中国方面以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为条件,要求美国取消扣留中国留学生法令。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美国移民局最终不得不同意提前放行,您就是这11名留学生之一。

那时,您已在结构化学领域颇有建树,但那时中国的催化事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催化科学是改变中国化学工业和炼油工业落

后的关键,为此,您毅然转行,从此开启了中国催化科学的大门。

您提出配位络合催化的理论,科学地指导催化学科的研究方向。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学术思想,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58年,您在厦门大学成立第一个催化教研室,接着又受教育部委托成立催化讨论班。后来从这个班走出了很多全国知名的催化领域专家学者,有人称之为中国“催化界的黄埔军校”,您因而成为中国催化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厦门大学也由此成为催化科学研究重镇。

您因此被很多人形容为“智力超群”,但熟悉您的人都知道,您对化学的爱,是您成功的重要因素。

1979年,您生了重病,在手术前,您还特意把助手们叫到病床前,交代研究工作。1982年,您忙于研究,忽略身体出现的发烧、乏力症状,以至于在凌晨起床时昏倒,经抢救才转危为安。而就在这次昏倒前一天,您还加班工作到深夜两点;病后即使在病床上,您依然利用报纸的空白,勾画固氮反应的机理图。

没有对祖国的爱,是无法做到这样忘我的。

当年,您为了赶上回国的最近一班船,连自己的汽车都没来得及卖掉,甚至连再等几天就能拿到的工资和奖金都不要了。

当年,您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赴国外交流,一路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3000美金交给同伴,让他买一台计算机带回国,您说,“我们要早点跟上世界的步伐”。

万惠霖院士和您长期住在厦大敬贤宿舍区。多年来,他每晚睡觉前都会习惯地往对面楼里您的书房看一眼,每次都看到您的书房里还亮着灯光。万院士不但以您的事迹鞭策自己,也以此激励学生,令“敬贤的灯光”成为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一代代相传的典故。

10月3日,您走了。敬贤书房里的灯光,再也不会亮起。

但是您已在无数人心中,点亮永不熄灭的明灯。

最新工程项目奠基仪式主持词

新中国新闻学奠基人甘惜分告别仪式侧记

甘惜分教授追悼会,新中国新闻学奠基人甘惜分逝世

商业街奠基仪式活动方案

项目奠基仪式主持词

工程奠基主持词

学校挂牌奠基仪式主持稿

交通职业技工学校挂牌奠基仪式主持稿

国安城奠基典礼主持词

商业中心奠基庆典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