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肇庆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

|来源:新高考网

春节步伐越来越快,大家提前回忆一下肇庆春节的一些特色传统习俗吧!

包裹蒸吃裹蒸

一直以来,裹蒸是肇庆地区春节的传统食物,当春节将至,肇庆的女人们就开始忙碌了。她们一大清早就上菜场挑选冬叶,冬叶是本地特产,据说长在鼎湖深山,承天地之精华,吸天然之雨露,因而格外肥大,具色绿、叶香、柔韧、防腐等特点,比苇叶、竹叶更胜一筹。

而实际上,乡间很多人通常都会自己找地方种植一些冬叶,冬叶是非常粗生的植物,房后屋边、田边地头均可以种植,也不用费神,等年尾需要包裹蒸的时候就可以采割收集,自给自足;而大规模种植的,则算得上是怀集地区,市场上销售的,多是怀集出产的?叶。

包裹蒸的冬叶最好选用老叶,?叶在使用之前需要用热水烧煮一番,既可以让叶片变韧变软易于包裹,又可以除去冬叶的苦涩味。糯米、绿豆都以当年产的为佳,糯米淘洗后浸泡,绿豆去豆衣,对半磨开,筛去瘪豆;做馅的猪肉相当讲究,以肥瘦相间又偏肥的为五花肉上乘;制作“五香”调味料是一个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到裹蒸的味道,裹蒸是传统的民间食品,每家都有自己的秘方来调制,跟市面所卖的五香粉的味道有所不同,所以肇庆人有“裹蒸世家,秘方无价”的说法,调味料大体说来要用到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制作好调味料之后,要提前将肉馅腌制一晚,使之入味;在包制之前还要将肉馅炒干水,一可增加香味,二可防止肥油散失。

各种材料都准备妥当后,女人们便围坐在装有糯米、绿豆、肉馅的大木盆旁,开始包制裹蒸。包裹蒸需要模具,传统用尖顶大竹帽,将三张冬叶依次铺放在帽的中间,以10:6:4的比例先后放上糯米、绿豆和肥猪肉,依照?叶包糯米,糯米包绿豆,绿豆包肥猪肉的顺序包裹,然后在顶端(其实这是成品裹蒸的底部)覆上一到两张?叶,接着用水草或者席草捆扎。用模具包出来的裹蒸大小相同,只只都有一斤以上,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这和普通棕子相比,简直称得上是庞然大物了。

传统烧煮裹蒸的器具是大甑或铁桶,民间一般用大油桶改装,在烧煮之前用黄泥巴涂抹外壁,可防止熏黑铁桶。将包制好的裹蒸一层层放置在桶内,加入清水猛火烧煮,在烧煮过程中桶内热水会溢出和蒸发,则需要不断补充热水,以水面盖过最顶的裹蒸为标准,经过八至十个小时的连续煲煮,?叶内的糯米、绿豆和肥猪肉会互相融化,混为一体。这样,色、香、味俱全的肇庆裹蒸便可以上桌食用了。据说,这种传统已经沿袭了近2000年,体现了裹蒸原汁原味的特点。

布置张贴

节前各地习惯布置厅堂,张贴门神、门钱、对联、字幅、年画。其中“福”字有倒贴的,寓意“?到”。端州区人家在厨房悬挂串扎生菜、蒜苗,一则备用,一则寓意。建国后,对联、字幅已注入*健康向上的意义。厅堂上时兴布置盆桔、鲜花和彩灯,端州区人家习惯装点吊钟花。城镇机关单位县挂“欢度春节”横额灯笼。装占彩旗、彩灯,增添节日气氛。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四会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四会小食的美味。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肇庆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肇庆各县市区地方特色春节习俗

封开县春节习俗:通宵保留烟火

春节是封开县内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外出的人纷纷回家团聚。群众过节活动,一般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即陆续开始,大搞室内外清洁卫生、备年货,妇女忙于裹糍、蒸年糕,迎接新年。年制品以糯米糍为主,有时包裹蒸、花生、芝麻粘皮的糯米糊、甜糕、“沙爽”(粘米制品),还有油炸糖环、油炸檄(北境制空心,南境制实心),解放后还时兴炸角子、做云吞、汤丸等等。除夕前还有送迎灶君习俗。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君上天,除夕晚接立灶君神位。迎送灶君要备三牲、酒礼祭拜。传说灶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该家主人情况,因此民间对灶君都很敬重,每逢初一、十五要烧香敬拜,希望灶君上天时为其说几句好话。除夕,家家户户贴对联、门神,买肉杀鸡,备丝粉、腐竹、针菜、香信及其他祭品拜神。晚餐,各家吃“团年饭”,酒菜丰盛。农村许多地方,习惯全家大小在厅堂围着火盆直至天亮,称之为“守年”。炉灶用谷壳或柴炭引燃,通宵保留烟火,并点“长明灯”,以示“长庆”好意。不少地方还习惯留“隔年饭”,以示“年年有余”。零时开始,放炮竹“接年”。城里人还走上街去转一圈,意是新年“行大运”、“行好运”。城乡烟花炮竹不断。

年初一早晨,有些地方习惯吃甜汤丸、面条,也有的地方习惯整天吃素不吃肉。老少首次见面,均敬礼作揖,相互恭祝吉利,年轻人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分发红包、糖果。各家备有茶点、香烟、糖果之类,招待宾客。人人都穿上新衣服,街中村中行人如流,一片喜气洋洋。年初二为开年日,许多地方都习惯杀鸡拜神。年初一吃斋、吃素的,此日即宴丰餐盛。此后,各地都习惯相互拜年,走亲戚,访好友,城乡呈现一片节日欢乐气氛。醒狮队、舞龙队、八音鼓乐队进城串乡贺新年,受贺者要备茶、糖果、香烟,热情接待。还有舞狮采青、武术表演,放鞭炮、送红包等,观看场面人潮如涌,热闹非常。县境大洲泗科的陕筋白马舞、五马巡城舞和采茶戏等民间传统节目,在四乡巡回表演,还到毗邻广西苍梧县木双等地演出。年初七为“人日”,一般不出门,不探亲访友。元宵节许多地方过元宵习惯吃汤丸,示意新的一年开始“心中有数”。县境内南丰和金装望高过“元宵节”则比过除夕、年初一还要热闹。渡头城西庙是日举办炮会,许多商户或居民合伙备金猪(即烧猪)拜菩萨,祈求神灵保钻在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保佑街坊居民四方大利、六畜兴旺、人丁安康。炮地内外,人山人海,年年如是。

高要市春节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高要市人民群众最重视的传统节日。节前家家户户都忙着搞清洁卫生,准备年货,包制“果蒸”粽。除夕。俗称年三十晚,住户门前贴上大红春联,室内张灯结彩,摆设盆桔、鲜花,当晚吃团年饭,聚天伦乐,围坐守岁,万家鞭炮齐鸣。大年初一,旧俗匿家不出门,不扫地。年初二俗谓“开年”,宰三鸟、备生菜生蒜以祀神,祈求风调雨顺,取生财好运之意。春节期间,人们穿红着绿,街市旌旗飘扬,五光十色。民间组织舞狮贺年,举行各种文娱活动。亲朋戚友互相拜年,送果蒸、油角、包头果等,见亲友小孩赏以红包(利是),熟人见面,互道吉祥语。新婚夫妇到亲戚家拜年,成为必不可少的礼节。

四会市春节习俗

除夕前四会的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怀集县春节习俗:落花灯节

元宵节过后,热闹的春节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落下帷幕。但在怀集东部的凤岗、洽水、甘洒等山区镇,人们过了正月二十落花灯节,春节才算真正结束。

正月二十的落花灯节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记者根据当地一些大姓的族谱记载,发现这个奇特的节日在清代道光年间就流行在怀集县的东部山区。

每年正月初二子时,每个村新生男婴的父亲会拿着花灯放在祖堂里悬挂,告知祖先后继有人,同时祈望祖先保佑新生男婴健康平安长大。这些花灯与元宵节的花灯基本相同,只是没有谜语,而是写上一些祝愿语、男婴父母及男婴的名字。花灯里面的灯在过去用生油,后来用煤油作燃料,现在用上了电灯。花灯一天24小时亮着,连续悬挂19天,寓“长久、长寿”之意,正月二十才落花灯。当地人将这一天称为落花灯节。

到了正月二十那天,吊灯的主人和初二上花灯时一样,拿着煮熟了的全鸡、猪肉、斋菜、香烛和鞭炮,喜气洋洋地来到祖堂酬谢祖先。这时,祖堂内烛光明亮、香烟缠绕,炮竹声彼起此落,震耳欲聋。一家有喜,四邻同庆,邻居们也拿着鸡、肉拜祖先,爆竹声陆续不断,将新春又推向高潮。

肇庆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肇庆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

精选肇庆人结婚习俗,老肇庆结婚男方女方习俗大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