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提案(二)

|来源:新高考网

二、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东北新十年振兴的起点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又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国家明确提出了推动东北地区振兴、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加快沿边开放、在哈长等东北有条件地区发展城市群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利好政策叠加效应显现。我省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等优势明显,产业转型升级空间广阔,服务业、民营经济和县域发展后劲十足。经过十年振兴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振兴发展的总体思路,布局全面展开,全省上下谋发展、促改革、图振兴的氛围浓厚、愿望强烈。我们要找准和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紧紧依靠全省人民,紧紧抓住改革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化不利为有利,充分释放政策能量,充分发挥潜力优势,全力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吉林振兴发展迈出更加扎实有力的步伐。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省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全面推进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级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单位GDP能耗下降2%,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量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控制目标,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这些目标的确定,既立足可能,又积极有为,体现提质增效升级的导向,体现民生优先的理念,体现打基础、利长远的要求。这是一个换挡的速度,也是预期性、有弹性的速度。实际工作中,要全力以赴,争取完成得更好。

今年政府工作要坚持以改革为统领,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关于开展试点、出台意见、争取国家支持的改革部署及具体分工意见,突出制约发展的最紧迫问题、群众期盼的最强烈问题、社会希望的最紧要问题,把握顶层设计,明确优先顺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推进方式,制定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条件成熟一个,组织实施一个,确保扎实有效推进。

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改革发展任务。

(一)强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一以贯之地在投资和消费上下功夫,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投资要夯实基础、稳定增长、优化结构、扩大民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保持万亿元以上,增长15%左右,稳定总量,做实规模,挤出水分。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实施亿元以上项目超过20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230个。优化投资结构,更加注重投资的方向、重点和次序,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工业升级改造6个方面投资力度,压缩高耗能、高污染等产业投资。启动实施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商贸流通等“十大百亿级投资板块”。推进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养老服务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续建长春至四平、延吉至大蒲柴河等9条高速公路,争取开工辉南至白山、集安至通化等3条高速公路。加快吉图珲客运专线、辽源至长春、靖宇至松江河等铁路及长春地铁1号线、2号线建设,松陶铁路年底竣工,力争启动长春(开安)至西巴彦花、白城至镇西铁路,搞好长春至白城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延吉新机场和白城机场建设,松原机场争取开工,通化三源浦机场正式通航。加快推进丰满大坝重建等工程。全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放开准入,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更多领域。力争民间投资所占比重达到70%。

充分发挥财政金融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整合财政专项资金,重新进行设置和分类,调整使用方向,撤销、合并一批,切实放大资金效应。完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下放适合基层管理的专项。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清理压缩结转资金,切实用好“趴”在账上的闲置资金。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管好存量,控制增量,逐步纳入预算管理,建立领导任期内举债的考核评价、审计和责任追究机制,努力降低债务风险。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今年信贷增速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化与重点金融机构总部合作,推动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项目在我省落地,鼓励保险资金以多种形式投向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完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建立东北亚金融资产交易所、吉林省物权融资登记托管交易公司和东北债券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物权投资引导基金。大力发展手机金融和网络金融。推动东北亚金融总部基地建设,支持吉林银行有效处置历史遗留问题、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搞好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推进吉林信托、担保重组,激发地方金融发展活力。

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撑。建立长效机制,推进新一轮消费升级。加快培育消费热点,大力促进绿色消费、信用消费、文化消费和农村消费。抓住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4G网络商用等契机,推进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抓好吉林、延边和长春净月开发区3个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鼓励发展新型业态,推动创建国家电子商务长春和吉林示范城市、净月开发区示范基地、重点示范企业,支持长春欧亚集团等商贸企业跨区域经营,引导工厂体验店、品牌折扣店等业态发展。改善消费环境,创建3个商业示范社区、15个乡镇商贸中心和12个直营店。大力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促进安全放心消费。努力壮大流通企业,培育一批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和批发市场。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要达到45%,提高3个百分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突出转型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科技创新,着力在创新发展上实现突破。推进以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为重点的传统产业升级,一汽省内汽车产量超过240万辆,精细化工品率要提高1个百分点,发展全产业链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业、旅游业发展,积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文化等具有吉林特色和高技术特征的新兴产业,推进秸秆制糖、百万吨聚乳酸、生物基化工醇等生物质经济重点项目,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推进人参、矿泉水、油页岩等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支持吉煤集团加大蒙东等域外煤田开发力度。实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重点抓好吉林哈达湾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全国试点,启动长春宽城区、四平铁东区等10个城区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加快实现产业“退二进三”,改善城市环境。在吉林市开展产业创新示范区试点。突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加快改造升级一批,淘汰落后一批,兼并重组一批,努力化解过剩产能。启动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服务等“十大工程”,推进700个重大项目和3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完成300户企业非主营业务剥离,发挥长白山等知名品牌优势,打造莲花山、六鼎山、哈达山等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亮点,促进服务业提速增效。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完善落实政策措施,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和服务平台建设,既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又支持纳税多、对社会贡献大的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崇尚艰苦创业、激励创造财富的鲜明导向和社会氛围。抓好长春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试点。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万亿元,增长14%。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各层级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国有资本投资项目,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国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推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培育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稳步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妥善解决国企历史遗留问题。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实施年度“双十工程”等重大科技攻关和转化项目,重点抓好光电子、化工材料、生物化工、精细化工四大领域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作用,完善产权归属、中试成果、技术评价等政策机制,创新转化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促进科研院校科技成果在省内优先转化。抓好“两所两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吉林一号”卫星力争首星正样研制成功。建设科技集成创新大厦和大型科技成果交易市场,搞好10大行业中试中心、重点国家级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抓紧组建现代中药等3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20个。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省和市县财政科技研发经费增长超过20%。开展科技项目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试点,形成稳定投入机制。

(三)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突出发展效益型、规模型、特色型、生态型、安全型、智慧型农业,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稳定粮食作物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正常年景下粮食产量达到650亿斤。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搞好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松原灌区等工程,完成200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5个中型灌区现代农业项目,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275万亩,提高农业抗灾防灾能力。总结高光效栽培技术增产经验,加大适宜地区示范规模,示范面积达到500万亩。推动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玉米螟常发区生物防治技术实现全覆盖。培育优良品种和大型种子集团,加快振兴吉林种业。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提高近3个百分点。实施“健康米”工程,扩大吉林大米知名度。完善“一县一企、一企多点”的地方国有粮食收储保障体系,全面推进粮安工程,新建农户科学储粮仓9万套。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新增农机购置等补贴要按一定比例定向投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在梅河口、公主岭市加大推进力度,其他县(市)确定一个乡镇或两个村开展试点。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流转面积占承包地面积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启动建设全省免疫无口蹄疫区。抓好5000万头优质安全生猪工程和皓月200万头优质肉牛产业化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启动“放心肉”工程,建成标准化示范场400个,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分别提高1个和6个百分点。大力发展林业和园艺特产业。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抓好县域工业集中区,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力争实现县(市)全覆盖,投放贷款突破50亿元,并向林地、参地、草场、水面等领域拓展。搞好“粮食银行”试点。

(四)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工作力度,突出沿边开放,集中力量抓好中朝边境圈河、图们等10座跨境江桥建设,争取国家加大对中蒙“两山”铁路建设支持,推动安图双目峰口岸、集安公路口岸升级为国家口岸,支持珲马铁路等常态运营。发挥东北亚地方政府首脑会议作用,深化与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坚持引资与引技、引智并举,创新招商引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积极引进知名大企业,推动已经落户企业的二次投资,促进合作项目落地。充分发挥商会协会作用,推进以商招商。创新展会举办体制,探索市场化机制,搞好招商招展,进一步办好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等展会。实际利用外资、引进域外资金分别增长12%和20%。加快对外合作平台载体建设,推动设立吉林省自由贸易园区,争取国家尽早批复和龙边境经济合作区、珲春哈桑跨境经济合作区和长白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深入推进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和中新吉林食品区建设,谋划设立长春、延吉空港经济区。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不断创新运营模式,加大投资强度,着力破解功能不强、债务负担较重等问题。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认真落实国家鼓励进口的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能源原材料等产品进口,不断满足转型升级和群众消费需求。积极推介我省轨道客车、自主品牌汽车、风电设备、光电、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和技术装备,在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市场建立营销网络和展销中心,支持企业境外承揽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加快汽车及零部件等出口基地建设,全年力争发展5-8个国家级基地。加强对俄对朝边境贸易。全省进出口规模保持稳定,并力争有所增长。

(五)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遵循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完善城镇化规划体系,明确城镇化建设长远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目标。按照国家改善城镇结构的主攻方向,继续突出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扎实推进22个示范特色城镇建设,创新运营模式,力争1-2个市县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抓住国家规划建设哈长城市群机遇,积极推进我省中部城市群发展。加快长吉一体化、延龙图一体化,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节点城市。紧紧把握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制定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具体意见,推动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出台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意见。继续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清理盘活闲置、低效土地。出台落实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的政策措施,促进土地集约经营。稳妥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推进城市提档升级,发展有历史记忆、区位特色、民族风情的美丽城镇。培育特色产业,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和吸纳就业能力,防止城市“空心化”。强化资源环境支撑,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条件,提高城镇化质量。

(六)加大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落实国家节能行动计划,重点实施节能技改、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等六大工程,对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针对雾霾天气增多的实际,把大气污染防治摆上更加突出位置,落实好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和10个方面专项规划,加大燃煤取暖锅炉撤并和清洁燃料替代步伐,建立县级以上城市重污染预警和响应体系,实现地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能力全覆盖。加快淘汰不达标黄标车,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率达到80%,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强化城市建筑扬尘综合治理。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力争建成长春北郊、四平市、梨树县、公主岭市等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持续搞好伊通河、条子河、招苏台河等重要支流环境综合整治,逐步改善重点流域水质。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划定生态红线,保护好草原、湿地、林地,加大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源”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推进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争取国家尽快批复规划。实施地方国有林场改革,力争把国有林区停止森林采伐纳入国家试点。启动中部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和利用,遏制黑土层流失。加快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建设河湖互济、渔兴牧旺、草茂粮丰、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美丽西部。继续实施绿化美化、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项目,提升城乡绿化水平。

(七)努力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认真组织实施省委确定的“十五大民生工程”,完成42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一是富民工程。(1)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2)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由年人均280元提高到320元。二是就业创业工程。(3)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率100%。(4)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5)加大创业园、创业基地和高质量就业示范区建设,新建大学生创业园11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20个、高质量就业示范社区(行政村)100个。(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0万人,农民年人均劳务收入达到3500元。三是“暖房子”工程。(7)新增供热能力5000万平方米,改造陈旧管网1500公里,撤并改造小锅炉房300座,建设调峰锅炉房和区域锅炉房38座。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新增2000万平方米,总计完成3000万平方米。同步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1000万平方米。四是城乡饮水安全工程。(8)启动实施城市二次供水改造,撤并改造老旧散小二次供水设施1860座,改造陈旧二次供水管网4320公里、楼内老旧管线6480公里。(9)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五是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10)创建15个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市、区)、4个示范园区。(11)全面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免费为全省7万户食品生产经营者、农产品种植养殖户及畜禽屠宰企业,5000户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提供自律管理软件和终端设备。(12)强化食品用油和餐厨废弃油脂监管,免费为1.8万户餐饮服务企业(业户)安装油水分离器。六是城市畅通工程。(13)新增和更新城市公共交通车辆1440辆、新建扩建城市公共交通停车场11万平方米。(14)建设改造城市快速路及主要道路300万平方米,完成24座城市危桥加固和重建。七是大气污染治理工程。(15)2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钢铁行业90平方米及以上烧结机、石油炼制行业催化裂化装置要全部建成脱硫设施,日产2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要全部建成脱硝设施并实现稳定运行。(16)工业企业烟粉尘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17)加快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提升监测能力。八是住房保障工程。(18)保障性住房开工28.46万套,基本建成23万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5万套。改造完成城市危房和塌陷棚户区。九是地下管网改造工程。(19)改造建设供水管网700公里、污水管网550公里、排水管网400公里、燃气老旧管网550公里。十是特困群体救助工程。(20)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实施2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实现10万户、3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21)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22)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年均保障标准分别由3400元、2400元提高到4200元、2800元。(23)为25万人(次)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和服务,开发1500个公益性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24)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加快法律援助应急机制和服务圈建设。十一是城乡居民文化工程。(25)建成社区文化活动室400个。(26)扶持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小广场200个。(27)“送戏下乡”演出4000场。(28)建立贫困村、民族村屯书屋300个,向特殊群体提供保障类图书100万册、期刊60万份。(29)农村电影放映11.2万场。(30)建设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4.89万户。(31)40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全部建立盲人图书阅览室。(32)继续实施“宽带吉林”工程,接入用户达到1000万户,行政村全部通宽带。十二是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工程。(33)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重点扶持300个民办养老机构。(34)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公办养老机构34个、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0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500个。十三是城乡教育普惠工程。(35)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60所,奖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40所。(36)启动农村初中寄宿条件改善工程。(37)完成市(州)县(区)与所属学校联网的校园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建设。(38)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由小学生均500元、初中生均700元分别提高到560元、760元。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取暖煤价补助标准由生均90元提高到185元。十四是传染病防治工程。(39)加强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等防控,规范建设550个预防接种门诊。(40)建成271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41)建设50个乡镇卫生院便民中医馆。十五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42)推进以治理农村垃圾为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村400个。对这些民生实事,要统筹安排,集中财力,稳步实施,确保兑现承诺。

(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优先发展教育,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5%的县市实现基本均衡,在城市推行“大学区”,促进校际间资源共享,在县市推行校长教师“县聘校用”轮岗交流改革试点。突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开展中职、高职以及应用技术大学衔接试点。推进高教强省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引进计划,打造50个重点学科、100个本科品牌专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启动省演艺中心、省美术馆、东北抗联展览馆建设,省图书馆新馆、大众剧场试运行,实施东北亚文化城二期、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二期、长影世纪城二期和白城军事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支持吉林出版集团、长影集团上市,扩大影视、出版、歌舞、戏曲等特色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好全国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50%的县(市)启动公立医院改革,政府办的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零差率销售。研究解决村医养老问题。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实力,力争在索契冬奥会取得好成绩,办好第十七届省运会。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启动单独两孩政策。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扎实开展“百村万户”致富工程,搞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积极做好宗教工作。支持国防和驻吉部队建设,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发展老龄、残疾人和慈善事业,抓好人防、侨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精心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安全发展,落实安全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安全责任和监管全覆盖,持续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改活动,强化巡视、暗访、约谈等措施,加大事前责任追究力度,启动3个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试点,探索完善隐患整改、安全教育、班组建设、台账管理、应急演练等配套制度,夯实安全发展基础,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强化应急管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加强防洪、抗旱、森林防火、气象和地震防灾减灾等工作。完善信访专项资金救助、多元调处、领导接访和包案等制度,建立网上受理群众诉求平台,畅通信访渠道,依法及时就地化解信访问题。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推进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切实把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社区、平安村屯创建,城市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监控探头实现高清化、全覆盖,农村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完成50%以上,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严重暴力、多发性侵财、网络违法等犯罪和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推进平安吉林建设。强化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深化科技管边控边,全力维护边境稳定

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提案

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提案

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提案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提案

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提案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提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