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全文)(三)

|来源:新高考网

推动支柱产业多元化。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发展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认证、工业信息服务、员工培训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和引进大型物流企业,重点发展铁路物流,加快建设乌海北货场及配套综合物流园、物流信息与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引导和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发展职业教育产业,把乌海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作为开展区域职业培训的平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精品专业和培训品牌。打造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组建国有资产投融资公司,加强国有资产的资本化运作。积极争取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在我市设立区域性分支机构。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切实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提升旅游业发展品位。高标准高起点推进环山湖建设,提升金沙湾、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层次,加快龙游湾湿地公园建设。推动书法艺术、工艺美术等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加快完善旅游业配套服务功能,提高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接待能力。加强与周边旅游线路的衔接,加大旅游品牌推介和宣传,着力打造中国西部旅游集散中心。促进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动月星家居开业运营,加快维多利、九龙国际等项目建设,吸引高端业态、知名品牌进驻。制定出台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加快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商贸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商贸业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健全与农区居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鼓励农区居民种植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蔬菜瓜果、花卉苗木。加大对葡萄产业的支持力度,继续引进葡萄新品种,年内新增葡萄3000亩以上,新建葡萄酒庄3座,提升“乌海葡萄”地理标志知名度,着力打造中国沙漠原生态葡萄酒庄品牌。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重点推动设施农业发展,年内种植蔬菜1.6万亩以上。加快一、二、三产相融互促,积极发展休闲采摘、旅游观光农业,培育自治区级休闲农业观光点2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积极稳妥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推进农区土地依法合理流转。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配合落实《乌海及周边地区城镇规划》,立足服务区域,优化整合资源,聚集发展要素,强化功能配套,加快建设自治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大力发展市域经济,统筹“一区四园”发展布局,实现错位互补发展,提升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城区现代化、农区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将城区和农区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建立合理的城乡体系和空间结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高标准推进农区“十个全覆盖”,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努力将团结新村、泽园新村、赛汗乌素村等示范村打造成自治区一流的样板工程。研究建立农区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探索综合执法向农区适度延伸,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乡连接、共建共享。

(三)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在功能完善和管理服务上求突破

坚持建管并重,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把城市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打造服务功能完善、综合要素集聚、比较优势突出的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

坚持高标准规划。启动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报批,编制完成《乌海环山湖景区旅游总体规划》、《龙游湾湿地旅游总体规划》、《黄河乌海湖航运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完成城市转型发展战略研究和市政基础设施、消防、历史风貌保护等专项规划。重视各类规划的衔接与配合,积极探索“多规合一”。着力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证规划刚性落实。

积极推进城市建设。高标准推进滨河二期规划建设,完成环湖路桥、中央公园等项目建设,建成游船码头、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着力将“环乌海湖”区域打造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城市核心区。有序推进旧城更新和改造,积极实施老旧管网改造,开工建设海勃湾东环路及地下管网工程,完成车站北路、建设北路续建工程,实施海南城区和工业园区热电联供。全力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1.2万平方米。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完成乌海至陶乐公路改建、千里山与蒙西园区边界道路、海勃湾和乌达农业园区道路、110国道改扩建下穿包兰铁路工程,加快建设乌海湖大桥、110国道黄河大桥、荣乌高速乌海段、市客运枢纽站,开工建设乌达巴音赛互通立交桥、乌达公交枢纽站。

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全面推动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六城联创”工作。把科学化、人性化、制度化、精细化理念贯穿始终,从环境卫生、违章治理、便民摊点、广告设置等细节入手,建立标准统一、反应迅速、部门联动的城市管理机制。全力推动“智慧城市”和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完善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建成区划地名地理信息系统,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夜景景观亮化工作,加快环山环湖亮化建设,推广使用亮化设施智能控制系统。制定出台餐厨垃圾回收管理办法,完成乌达区、海南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培育引进专业化管理服务公司,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效率和效能。优化公交路线和车辆配置,完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扎实推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认真贯彻新《环保法》,组织实施《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积极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加大城区烟尘、粉尘、扬尘综合整治力度,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加强城区、农区、工矿区和交通沿线环境整治,加快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市、区两级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环境污染市场化管理。加大环境执法监察力度,坚决打击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建成乌达区、海南区PM2.5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全年淘汰炼铁110万吨、水泥60万吨、电石7.5万吨、铁合金4.2万吨。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加快实施焦化行业提标改造工程,实现全市焦化企业达标排放。年内实施减排项目97个,全面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启动市固废处理厂建设,大力推动煤矸石、粉煤灰、化工废渣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提高园区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水平,建成海勃湾和海南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确保乌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实现中水回用。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保护和管理的实施办法》,加强地下水源地保护和乌海湖水质的监测工作,确保水环境安全。

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认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中期验收工作,加快推进甘德尔河三期工程建设。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年内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积极实施乌海湖右岸、甘德尔河南岸、环湖路、包兰铁路沿线等绿化工程,重点做好龙游湾湿地公园绿化、摩尔沟矿区植被恢复治理、海惠公路两侧绿化、乌达至海南城际快速通道绿化提升等工程,积极抓好村庄、老旧小区绿化。强化成本意识,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合理选择树种,加大苗木自给,建成低碳产业园区苗圃基地和滨河西区育苗基地。加大义务植树动员宣传力度,培育壮大本地绿化队伍,进一步降低绿化建设管理运营成本。转变绿化投资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绿化。大力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年内完成绿化面积7万亩。

(四)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在深化改革开放上求突破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扩大开放促转型,不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监管清单制度,全面公开政府部门工作流程、时限和责任。认真落实《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完成政府机构整合。理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推动市直部门部分管理职能下放。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扩大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优化并联审批程序,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经营性服务收费,加大对各种乱收费行为的监管力度。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现财政资金集中支付全覆盖,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失信行为惩处力度。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全面创新,利用好企业研发中心和研究院平台,加快推进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的科研攻关,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开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坚持质量立市,加快自治区氯碱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建设。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城市建设管理与网络通讯技术深度融合。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自治区深化对俄蒙开放合作的战略机遇,着力将我市建成蒙古国煤炭落地加工基地。完成乌海海关筹建,建成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监管区,组织开展通关业务和对外贸易业务培训,为外贸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我市的对外知名度。

(五)更加注重民生持续改善,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上求突破

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下大力气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努力为全市人民提供更优质的创业就业环境、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高质量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更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加大民生工作力度。推进就业创业工程。把就业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库区移民、退役军人就业。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力度,加强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着重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实施援企稳岗政策,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大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力度,对困难家庭、失业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帮扶,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5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完成培训7900人次以上,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工作,重点抓好高风险行业、中小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健全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力争医保基金收支平衡。按照国家、自治区统一部署,适时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市民扶贫脱困工程”,实现精准脱贫。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成市老年养护服务中心。完成全市殡葬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百姓安居工程。抓好乌达煤矿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加快实施海勃湾北站、新桥南社区和东山城市棚户区改造,完成海南老石旦矿区搬迁安置,积极做好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社区、独立工矿区改造,新建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2832套,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7048套。实施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管理,探索建立建设资金回收机制,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建立向存量市场购买公租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的住房保障新模式。

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优质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扶持力度。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义务阶段办学水平。深化高中课程改革,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提升高中教育办学质量。制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规划,建立以技术培训、与产业发展需要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增设医疗护理、旅游、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等专业,大力培养实用型人才。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编制完成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健康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职业病防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蒙中医院二期、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建设,做好健康产业园区前期规划,开展市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前期工作。加强市妇幼保健院品牌建设,建成辅助生殖中心。整合全市医疗资源,以多学科推广微创技术为突破,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疗合作交流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专业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建设覆盖城乡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系统,实现全市医疗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文体服务质量。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创新完善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运营管理机制,建成乌海博物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书法五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扩大广场文化艺术节、文化活动进万家等惠民文化品牌活动影响力。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微文化企业。全面推进足球改革工作,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健全社会治理机制。认真落实《乌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完善社区服务中心规划设置。健全社区管理体制,理顺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关系,建立政府指导协调、居民自治管理、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社区管理新常态。加大社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绩效考核力度,建立与社区岗位相适应的薪酬机制。加强物业服务管理,积极探索社区、物业服务企业、业主三方共管共建新模式。严格贯彻实施新《安全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建设安全生产隐患动态监管与风险防御信息化系统,强化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培训,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快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开工建设市水质检测中心、海勃湾区净水厂,启动乌达区和海南区净水厂建设,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乌海”。全面评估总结“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抓好自治区成立70周年和建市40周年迎庆筹备工作。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关心支持妇女儿童、红十字会、慈善救助等事业,进一步加强国防建设、双拥优抚、人民防空、气象、地震、档案史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无线电管理等工作。

(六)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在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加强廉政建设上求突破

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履职,制定出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意见。切实发挥政府法制部门职能,健全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全面清理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制度和文件。充分发挥律师顾问团作用,建立律师参与政府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决策论证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主动接受市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着力建设法治乌海。

建设服务政府。推动领导方式和工作重点转变,加快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管理型政府转变,更加注重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抓好“四风”突出问题整改,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度,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控公务活动开支,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提高公共服务部门办事效率,集中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空气质量、物业管理等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理顺“12345”市民服务热线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提高为民服务质量。扩大政务公开内容和范围,健全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机制。

建设廉洁政府。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武装,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自治区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强化政府系统各级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切实履行好党建主体责任,以党的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加强纪律建设,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重大问题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和大额财政资金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深入推进执法纠风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工程建设招投标、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政府集中采购等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改革开启新征程,时代赋予新使命。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进一步凝聚改革发展稳定的正能量,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和谐、幸福乌海而努力奋斗!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