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扶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三篇

|来源:新高考网

【乡镇扶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1】

精准扶贫是*、国务院新时期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推进精准扶贫、建成全面小康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静宁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典型的旱作农业县,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贫困程度深是全县的基本县情。抓住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及政策叠加的重大机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摆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面前最艰巨的使命和最紧迫的工作。近年来,静宁县围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有效做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党组织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是党员干部引领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部分贫困村党组织结合村情实际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理念还不新,借鉴利用其他精准扶贫示范村经验的主动性不够强,借助外部帮扶力量脱贫致富的意识还不浓。个别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致富带富能力不强,在对接项目资金、争取政策扶持方面思路不够开阔,方法不够灵活,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广大群众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

二是联动整推的制度机制不够健全完善。精准扶贫工作量大面广,涉及部门多、对接项目多、整合资源多,虽然县、乡、村配套建立了追究问责、跟踪督导、联动抓管、经费保障和考核评价等制度机制,但保障落实的系统性还不强,与把农村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扎实深入推动全县“六精六准六结合”的目标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二、下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对策和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农村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把加强农村党建作为做好农村工作、推进扶贫开发的基础保障工程,继续立足基层实际、大胆探索实践,深入把握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党建“五个一”工程,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组织者、推动者和服务者,基层党员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践行者、引领者和带动者,扎实推动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向纵深推进。

(一)选配一个好班子,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组织基础

1.构建“一核多元”的村级组织。积极适应农村组织形式日益多样,新型农民合作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及各类社会组织、服务组织大量涌现的实际,大力推行支部+基地、支部+协会、支部+企业等“一线一支”党建模式,不断完善以村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为关键、民主议事组织为突破、村民监督为保障、社会及群团组织为补充、产业型党组织为支撑的“一核多元”村级组织架构,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的问题,让群众更加信赖基层党组织,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基层党组织周围,更好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推进村级组织全面覆盖和有效覆盖,增强基层党支部对各类群体的领导能力。实行村委会等村级各种组织向村党组织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在制定乡规民约、巩固农村意识形态阵地,打击危害农村非法势力等方面紧紧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不断巩固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切实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形成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强大正能量。

2.培育“一好双强”的村支书队伍。落实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采取“两推一选”、组织选派等方式,创新选拔培养机制,着力选拔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努力培育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服务能力强的“一好双强”型村级带头人队伍。实施能人带富工程,注重把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熟悉精准扶贫政策、善抓精准扶贫产业、能够带领群众精准脱贫的人员调整充实到村“两委”班子,推进村党支部与各类组织交叉任职。建立完善村干部后备库,加强村干部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激发村干部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热情和干劲。

3.选派“一专多能”的帮扶队伍。着眼为村级组织强筋健骨、输血活血,注重整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类帮扶力量,严格落实省市关于加强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的相关政策,切实加强对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中央和省、市、县、乡选派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组织开展每周至少调研一户贫困群众、每月组织举办一次党课、每季度开展一次党员活动、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小结、每年为群众措办一件实事、每年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每年向乡镇党委及派出单位汇报一次工作的“七个一”活动,协调落实扶贫攻坚、项目建设、“双联”行动等任务,帮助村级抓班子带队伍,调结构兴产业,促其在扶贫攻坚主战场发挥作用,真正做到长流水、不断线,不脱贫、不脱钩。

(二)建设一处好阵地,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搭建服务平台

1.持续改造提升村级活动阵地。紧扣省、市委村级阵地建设全覆盖目标和贫困村不达标村部“两年任务一年完”的要求,积极整合“一事一议”、整村推进、村卫生室、乡村舞台、农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双联单位帮扶、美丽乡村建设等各类资金,全力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实现村级阵地标准化、全覆盖。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逐步在所有村部配套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农家书屋、小超市、电子商务室等文化活动阵地,满足村级办公、党员议事、群众办事和到村任职挂职干部日常工作生活需要,努力把村级阵地打造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沿指挥部”。

2.持续健全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服务型党组织为民型干部富民型党员建设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化完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注重把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与村部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吸纳农行“四融平台”、邮政网点、农资配送中心入驻,创办设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对政策信息咨询、卫生计生服务、金融信贷和精准扶贫贷款等公共服务事项,全面推行入户征询、挂号受理、限时办结、销号回复“一站式”代办服务,严格落实乡干部带班和村干部错时轮流值班制,延伸服务职能,扩大服务半径,为群众精准脱贫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使农村各项工作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过程,努力实现群众能脱贫、环境能改变、干部树威信、党组织作用发挥好的目标。

3.持续加强村级民主自治管理。健全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的领导工作机制,推行以村党组织提议、包村领导和驻村干部建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结果公开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五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规范村级组织议事决策程序,提升精准扶贫项目民主管理水平,提高党员群众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推进村务监督为重点,按照有阵地、有人员、有牌子、有制度、有经费、有资料的“六有”标准,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务监督机制,加强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级“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等全方位规范监督,从源头上遏制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保障群众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党员群众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主体作用。

(三)培树一批好典型,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示范引领

1.实施“先锋引领”行动。按照“持续巩固老典型、抓建培育新典型”思路,注重把典型培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双联行动、产业开发、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深入实施“先锋引领”行动和“双百双千双万”党建基础保障工程,大力培育农村“富民先锋”党建品牌,每年抓建培育2-3个省级、3-5个市级农村基层党建典型,努力把扶贫点培育成基层党建示范点。注重加强典型宣传推广,挖掘提炼基层经验做法,积极向外宣传推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先进典型,着力营造大抓基层的浓厚氛围。

2.实施“结对共建”行动。紧紧围绕组织联建、党员互动、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发展共赢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双联”单位党组织与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落实组织联建扩大覆盖面、干部联包抓建示范点、党员联帮扶持贫困户和定目标、定时限、定责任“新高考网三定”措施,帮助扶持的双联贫困村签订一个共建协议,制定一个发展计划,讲解一次党课知识,培训一批技术能手,培育一个增收产业,破解一个致富瓶颈,持续稳定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努力把双联贫困村打造成省、市、县各级帮扶组织的精品示范村,走出一条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度融合的扶贫开发路子。

3.实施“整顿提升”行动。严格对照“五个好”标准和“七项评判指标”,每年按照10%左右的比例,倒排确定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分类建立台账,坚持对症施策,推行领导挂点帮扶、部门分类包抓工作机制,采取选优配强一名党组织书记、组织开展一轮教育培训、组建理顺一批基层党组织、集中开展一次专项整治、健全完善一套制度机制“五个一”整顿措施,实行挂号整改、销号落实。结合开展整顿转化,对年龄大、受过处分和不胜任现职的村干部积极稳妥予以调整;对班子配备不齐、书记空缺的及时调整充实;对村级管理混乱、矛盾纠纷集中的,组织开展矛盾排查调处,集中力量化解矛盾问题,规范村务管理;对仅靠乡村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借助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力量帮助解决,形成常态化整顿机制。

(四)完善一套好机制,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强大保障

1.健全完善追究问责机制。把从严从实要求贯穿农村党建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过程,对农村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等情况常抓严管、真督细查,从严加强日常教育管理,从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到位、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不严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展缓慢的乡镇党委,由纪检部门、组织部门和相关包乡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对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诫勉,严肃指出问题、限期整改纠正,情形严重的落实组织处理措施和纪律处理措施。切实加强对村级党组织的监督管理,坚持预防与惩戒并重,对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缩水走样、优亲厚友、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究问责。

2.健全完善跟踪督导机制。积极推行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选优配强基层党务工作者和党建指导员,每名乡镇包村驻村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包抓1个贫困村党建典型。建立跟踪督导机制,采取实地看点、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座谈交流、随机提问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对贫困村发展党员、村部建设、“三会一课”制度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了解掌握进展,研究解决问题,总结交流经验,推动工作落实。

3.健全完善联动抓管机制。坚持把农村党建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分管责任,健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联系点、党委书记抓党建承诺和联述联评联考制度,推行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制,严格履行乡镇党委书记“五个一”目标责任,班子成员每人联系包抓1-2个下属党支部,盯主要问题、抓薄弱环节、促重点突破,推动抓基层党建与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一种共识、一种自觉、一种常态。

【乡镇扶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2】

扶贫工作本意是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从宏观上看这是一个好事情,但具体的操作过程(事实上光是甄别工作)经常让基层干部“无所适从”。以至于在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时手忙脚乱,政策“走样”。需要扶贫的村没选,需要脱贫的人没顾,扶不到点上、扶不到根上,声势浩大的扶贫也只能沦为响亮的口号,没有实质可言。基层“精准扶贫”缘何总是偏离“瞄准点”?

“精准扶贫”牵涉到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多方利益。上级制定的指标、政策看似服务于基层发展,但这些包含各种资源的项目都会经过各种利益主体之手,多数以任务形式下达,“指标、政策”水土不服、就难以继续维持,最终甚至可能进一步削弱基层的合作基础。政令繁琐步步压制,思维迟钝墨守陈规,如果顶层设计者还不加反思,最终将无法逃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僵局,也无法给予基层实质性的帮助。

“精准扶贫”容易受到基层微观权力的干扰。自从2013年*提出治理贫困问题的新思路后,通过对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和脱贫成效的精准定位,扶贫工作开展也井然有序。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基层干部容易权力寻租,使“精准扶贫”瞄准点漂移。追其根源在于精准扶贫工作尽管代表国家意志,但在基层层面仍然无法避免以基层干部为中心微观权力场域的干扰,多层委托代理、政策信息不对称、权力干预参与悖论和权力差序格局等基层治理结构缺陷造成在基层”最后一公里”处的瞄准偏离。

古有“开仓赈粮”,今有“精准扶贫”,由“粗”到“精”就是扶贫工作的出路之处。过去是“粗放式扶贫”,对于“谁贫困”、“为何贫困”、“如何脱贫”等难题欠缺理性思考,仍旧存在相当一部分贫困人群亟待扶持。当下“精准扶贫”急需通过精准管理来遏制权力寻租、精准识别来挖掘“真贫困”、精准帮扶来力求政策落地、精准考核激励改革创新。转变扶贫方式,创新扶贫机制,应当是“精准扶贫”的新常态。

扶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面对新常态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扶贫治理方式,化“漫灌”为“滴灌”,?过深水区,打赢攻坚战,才能保证“精准扶贫”不拖靶、不偏靶

市委书记扶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有关扶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浅谈扶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扶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相关推荐